第十二章 “东乡T”:东乡平八郎全歼波罗的海舰队(第4/7页)

东乡平八郎最后的信心,已经来源于每一个普通的士兵了,他已经认识到世间所有的招法,最后都归于平淡平常,都蕴含着付出与得到,“T”字战法只是战斗中的一个手段,战斗的核心,就是命中率,无论武器和战法如何变化,战斗起源于一枪一弹,最终也皆取决于一枪一弹。战斗要打赢,首先子弹炮弹要打得准,要打得中敌人,就是这个原本连三岁小孩都明白的道理,原本就在内心中的道理,所以战前所有的流血训练都是为了如何打出和打好“T”字战法的基础性训练,命中率是用风浪中的实弹射击堆出来的,而仅仅转弯这一项,12艘战舰最后训练到连锅炉中放入多少煤都有要求!用波罗的海舰队一位参谋后来的话来说,当他看完联合舰队整个转弯的过程后,就知道波罗的海舰队危矣,因为他看到联合舰队即使在转弯时,也整齐有序,整个舰队在海上的航迹竟然几乎分毫不差,从头到尾有如一艘军舰在转弯!

相信到这时候,不会再有人说东乡平八郎仅仅只是凭运气了,在东乡平八郎看来,他的运气只是战地的天气,只是让他热泪盈眶的在晴空中起的大风;只是三笠号连中4发大口径重炮,竟然没沉;只是他一直站在舰桥上竟然安然无恙,而反而是那些最后进司令塔的军官中却有人严重受伤,这也让东乡平八郎觉得不可思议。至于其他的,都是他“该得的”。

而罗长官呢,他的内心自然也有那个如何打赢战斗的答案,但他根本没有为此做过什么,更别说深入研究“T”字战法,因为他的意念是“最好不要发生战斗,我只要平安到达海参崴就可以了”。

心血,巨大的心血,殚精竭虑,知行合一。信念、准备、训练、献身,海上一“横”一“竖”,就此画成!积累的知识和智慧与生命合二为一,相信到底,最终独立地打出“T”,东乡平八郎已经完成了知行合一的三阶段,自此而始,海战中终于惊鸿一瞥地闪过了“T”字战法,从理论走向了实际,前无古人也后无来者地出现在了实战之中,它有了一个专门的名字——“东乡T”。在军舰出现革命性的更新换代以前(航空母舰),各国舰队司令都会津津乐道这个话题,怀着无比神往和景仰的心情问:他到底是如何做到的?他们都以“东乡T”作为座右铭,把这三个大字写下来,贴在司令长官室的办公桌上,以便在实战指挥中时时提醒自己:我能不能打出一个“东乡T”?还有,我能否防住敌舰队打出一个“东乡T”!正因为大家都想打又都在防,所以它又在装甲舰队的海战中变成了唯一闪现的实例,足以在世界海战史上风华绝代、一骑绝尘、彪炳史册!

14时10分,转弯成功大势已定,还炮的时机已经到来,东乡平八郎不会放过这个时机。接下来,就是让罗长官见识那恐怖命中率的时候了。

波罗的海舰队被全歼

东乡平八郎在三笠号上升起了信号旗——“集中射击敌先导舰!”此时,波罗的海舰队是两路纵队,有包括旗舰在内的两艘先导舰,它们将成为第一批屠杀的目标。

为了开炮这一刻,联合舰队已经等了这么久,那么接下来就应该是各舰立即发炮,万炮齐发了,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成“波罗的海舰队”了,这一刻也在战前被演练多次,如果所有战舰一齐开炮,就会在波罗的海舰队周围形成各种水柱,谁也不知道哪根水柱是自己发射的炮弹炸起来的,影响后续的瞄准。因此标准射击的程序是旗舰三笠号首先试射,校正方位,然后将射击参数通知各舰,各舰再一齐夹射!

安保清种很快完成了试射工作,各舰抬起舷侧一排排的炮口,射击!百炮齐发,炮弹就像长了眼睛一样,密集地飞向目标,联合舰队的这种命中率,简直是俄军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甚至连想都没想过的!

30分钟,留给其中一艘先导舰“奥斯里亚比亚号”的时间只有30分钟。它超过1.2万吨,装甲厚实,但是30分钟后,这艘战列舰甲板平面以上的部件竟然几乎全部被打掉!舰桥、桅杆、烟囱等等全部坍塌,已经成了一艘名副其实的“光舰”,舰身上的中炮孔有如蜂窝,舰上燃起无法扑灭的大火,接着又被涌入海水,不得不先退出战场,在海水中挣扎了一个多小时后沉入海底,当它的舰底翻过来时,人们看到了长满的藤壶和海草。

罗长官的旗舰“苏沃洛夫公爵号”是另一艘先导舰,舰上的司令塔里早已经挤得转不开身,惊恐万分的罗长官也躲在里面,而在联合舰队强大火力的夹射之下,并不是躲在司令塔里就安全的,一发大口径重炮直接命中了司令塔。罗长官被四散的弹片击中,一块弹片划伤了他的额头,一块弹片击碎了他的右肩骨,另外一块弹片干脆把他的脚后跟切断,他疼得昏死了过去,此时“苏沃洛夫公爵号”的舰体已被打穿一个大洞,舵机失灵,舰炮几乎全部被摧毁,毫无还手之力,不得不载着昏迷的罗长官退出战场,它挺住炮火的时间比另一艘先导舰要久一点:50分钟。

对于这危险的一幕,罗长官似乎早有先见之明,在战前他下达了一个命令:在战列舰重伤或者沉没时,巡洋舰和驱逐舰必须立即救护,不得脱离战列舰(自顾自地逃走),在旗舰受伤时,为救护司令和其他长官,其他军舰应立即靠近和掩护旗舰。退出去后,“苏沃洛夫公爵号”打出了“接走司令”的旗语,波罗的海舰队的一艘驱逐舰正好路过,根据命令,它立即靠近旗舰,把罗长官转移到驱逐舰上。从这个时候起,海战跟罗长官已经没有太大的关系了,当他重新出现时,一切都已经物是人非。

而这艘可怜的旗舰带着残废的躯壳在海上整整漂流了4个小时,直到19时,联合舰队的一艘鱼雷艇给了它最后一枚鱼雷,沉没。

在旗舰退出后,波罗的海舰队的指挥权转移到了第二旗舰“亚历山大三世号”上,不过很不幸,它又成为了先导舰,自然,夹射的命运又落到了它的身上。这艘第二旗舰还没好好指挥,又被打得晕头转向,自身难保,顾不得指挥其他军舰了。波罗的海舰队的第三旗舰“博罗季诺号”主动接过了指挥权。由于联合舰队密集夹射,海面上炮烟弥漫,一时还没有散去,这让波罗的海舰队第一次看到了求生机会——赶紧趁着烟幕摆脱这个噩梦般的“T”逃生吧!

“博罗季诺号”立即率领舰队左转,作为压制它们的那一“横”,东乡平八郎自然也要相应转弯,他在三笠号上升起了信号旗,命令全舰队随之转向,反正你一动我就动,死死压住你,一直都是这么来的。但俄军这次也学精了,他们的转弯只是在烟幕中诱敌,眼看东乡平八郎率领联合舰队半数军舰转过去之后,“博罗季诺号”率领波罗的海舰队立即来了个原地掉头转身就跑——也就是说,当东乡平八郎完成那一“横”,他又会发现那一“竖”不见了,黄海海战中的那一幕又会重演,波罗的海舰队将逃走,东乡平八郎苦苦追求的“T”字战法又将戛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