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权力安全:慈禧维持统治的核心(第5/5页)

端王集团已经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他们的政治阴谋了,成败在此一举!

公开警告!汉党和公使联手将废立野心扑灭

他们首先等到的是一封电报,公开警告的电报。

1900年1月28日(光绪二十五年腊月廿八辛丑日),在“建储诏书”发布第四天,北京城里“禅位”的谣言正高涨之际,千里之外的上海,经元善联合了上海和江浙地区1200多名大大小小的官员、士绅和社会著名人士(其中有一个人是1892年考中进士的蔡元培),共同签名发电,强烈表示“力挺”光绪:

皇上啊,您要顶住一切困难坚持工作,不要有不去上班的想法,有点困难就撂挑子是不对的是么?重要的是您不能使皇太后担心,也影响国内外的安定不是?(“力疾临御,勿存退位之思,上以慰皇太后之忧勤,下以弭中外之反侧”)

更厉害的是,除了“力挺”光绪,这些人还通电各省:如果真的要废帝,各省工商界就一致罢工,共同抵抗!

一个远在上海的人,竟然敢公开指挥在北京的皇帝,语气就像是哄皇帝,还要威胁罢朝廷的工,而且他插手的,竟然还是皇帝的“家事”。

大清开国以来,为了扬满抑汉,防止汉人觊觎皇权,规定凡是涉及皇权的事情都属于皇帝的“家事”,汉臣无论官职有多大,都不能多说一个字。二百多年来,所有的汉大臣都在遵守这个严苛的规矩,敢于打破这一切的,想想看也只有经元善和刘坤一这两个空前的例子。

刘坤一反正是天不怕地不怕,至于经元善,相信大家已经猜到了:他的背后,一定还有别人。

经元善的公职是上海电报局局长(总办)。上海电报局是当时的“国企”(“官督商办”企业),也就是说,经元善的级别其实是很低的,他只是一个搞电报的。但这个搞电报的却是李鸿章的人,电报业一直是李鸿章北洋产业的核心产业,也是利润最大的产业之一。1881年,经元善就是被李鸿章亲自任命为上海电报局副局长(会办),然后升任总办,而经元善的上级、电报总局的督办正是李鸿章的心腹——盛宣怀。

经元善跟李鸿章的关系就不用多说了,他的背后,站着李鸿章,或许还站着荣禄、奕劻甚至是慈禧。慈禧或许本来就想借湘军的“金字招牌”和工商界的压力,来制衡端王集团,而刘坤一和经元善可能原本就很清楚:他们警告和威胁的并不是慈禧,而是端王集团!

不过,由于公开威胁朝廷,经元善不得不受到“通缉”,在被抓之前他成功地逃到了澳门,之后再负责把他“捉拿归案”的就是两广总督李鸿章,经元善大人也就没什么危险了。但通过报纸报道,经元善公开发电的“壮举”已经闻名全国,是对“禅位”谣言的沉重一击,而端王集团遭受的沉重打击还没有完。

那些收到“喜帖”的公使们反应出奇一致:不理。

没有一个公使上门道贺,没有一个公使回帖,面对一个有外交关系的国家亲王级别的人发帖邀请,公使们的这些反应在有史以来都是极为少见的,如果放在平时,这是一次严重的失礼行为,更是一次外交事件。

不来朝贺,这就是一种态度,表示不认可和强烈抗议。甚至连回个帖子的公使都没有,这是一点都不给端王面子!

端王气炸了,此时估计他一个人在王府里狠狠地说:你们这些人,看帖不回帖!

而在经元善公开“发电”的同时,最强四国——英、法、德、美四国公使向总理衙门发出了联合照会。他们当然是不会去干涉朝廷立大阿哥“内政”的,但他们是可以继续拿义和拳说事,因为“义和拳攻击洋人”,和他们的切身利益相关,四国公使指责朝廷“支持义和拳”,要求“禁止所有的拳会组织”。很显然,这是四国公使团借机向朝廷施压。

谣言平息了,“禅位”之事没了下文。端王集团梦碎,废立野心又一次被汉党和洋人公使无情抹杀,遭受重创。他们无计可施,内心愤恨难平,他们最恨的是洋人,因为在他们看来,汉党的后台就是洋人。

但是,端王和他的政治小集团是不会死心的,儿子能够当皇帝,他就是太上皇,更多的人能够更加锦衣玉食、鸡犬升天。虽然他已经是王爷,儿子溥儁也已经是光绪皇帝的长子,但王爷和皇上是不同的,皇位继承人和已经是皇帝是不同的,差的就是那份高高在上、占据四海的独特感。这份感觉谁能有?皇帝!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端王将和他的政治小团体一起,去寻找新的帮手和力量,继续向汉党和洋人斗争,清除他们的影响,排除他们的干扰,实现废立!

这第一步,就是接见从济南来京的前山东巡抚毓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