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称帝开唐(第2/4页)

好了,闲扯到此结束。

大业十四年(618)五月二十日,李渊在长安太极殿正式登基,国号“唐”,改元“武德”。终于等到了这一天,为此我付出了许多。终于盼到了这一天,为此我经历了很多。历史终于即将走上巅峰时刻,只是这一切都来的是那样的突然。

唐朝的建立,意味着中国的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而这个时刻距离李渊起兵,正好一年的时间。

无论如何,我开创了一个时代,相信这个国家在我的手中定会变得更加强大。

六月,立李建成为皇太子,封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

既然建立了国家,当然要理清内部秩序,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对于大臣,李渊给予待遇最高的人就是裴寂。这个曾经陪着李渊一起喝大酒、一起装孙子、在李渊起兵时无偿提供铠甲的人,现在终于得到了李渊的报答。李渊给他的职务是右仆射、知政事。上朝时可以和自己同坐,下朝时可以随便出入李渊的卧室,并且不直呼其名。可以说裴寂绝对是位极人臣。

得到领导重用的人,往往不是能力最强的人,而是在领导需要雪中送炭时,能挺身而出的人。要记住,雪中送炭要比锦上添花更能打动人心。李渊对待裴寂的做法,引来了另一个人的不满,准确地说是嫉妒。这个人便是刘文静。

刘文静的官职是纳言,地位在裴寂之下。论能力,刘文静绝对高过裴寂。但是论雪中送炭,裴寂绝对高过他。

刘文静经常给李渊上谏说,现在您是皇帝了,不同于以前了,即使功劳再大的人,也是臣子,您应该适当地保持距离,不能乱了规矩。

李渊当然能够听出来,这番话是针对裴寂说的。对于这两个老臣,李渊最了解他们不过,总是吵吵闹闹的。现在自己对裴寂很亲近,刘文静心里有些不舒服,也可以理解。所以对于刘文静的话,李渊总是一笑了之,告诉刘文静不要想得太多。

但是,李渊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亲近裴寂的举动,却为后来发生的刘文静案埋下了隐患,刘文静也因此招来杀身之祸。目前,裴寂和刘文静两个人还是相安无事。因为他们需要共同面对一个外部敌人,这个敌人确实给李渊带来了极大的麻烦。

李渊五月称帝,六月就有人打上门来。

谁啊?薛举!

薛举来犯

薛举是个愣头青,属于有没有枣,先打三杆子再说的那种人。在杨广没死之前,大家都不称帝,可是我们的薛举先生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当皇帝过把瘾再说。所以一起兵就自称西秦霸王,后来觉得不过瘾,干脆自称秦帝。也许认为“霸王”这个称号似乎不太吉利,当年西楚霸王项羽的结局人尽皆知,所以薛举把称号改成“秦帝”,把自己比作秦始皇,可以统一天下。

薛举的这个做法,很像现在的许多明星,成名后改个有个性的名字,使自己更加出名。这个做法倒是无可厚非,但是想统一天下还要靠实力。

薛举显然缺少这种实力,兵虽然不少(号称三十万),但是薛举的个人能力和李渊、李密、窦建德等人比起来,还是略逊一筹,原因就是他的性格有问题。这个人实在太喜欢冒进。

这一次率领三十万大军东征李渊,来势汹汹。不过,打仗这差事可不是做游戏,薛举为了保险起见,拉上了一个合伙人———梁师都。

其实,梁师都也是隋末的地方割据者,世为本郡豪族大家,仕隋为鹰扬郎将。大业十三年(617)杀郡丞唐世宗,称大丞相,又联兵突厥共同反隋,据雕阴(今陕西省北部绥德县,位米脂县南)、弘化(今甘肃省庆阳县,位环县东南)、延安(今陕西省延安市)等郡,并自称皇帝,国号“梁”,建元“永隆”。突厥始毕可汗封他为大度毗伽可汗,解事天子。

我写了他这么多头衔,看似是个猛人,其实在隋末的历史舞台上,他实在不算个角儿。不然的话,他也不会和薛举这样的愣头青联合。所以我称他们的联合为“凉鞋”(梁薛)组合,凉鞋虽然凉快,但未必结实。

六月十日,薛举亲率大军越过径州,直扑长安,另一方面令部将钟俱仇领兵进关中。

面对薛举的来犯,李渊不慌不忙。此时的李渊已经不再是一年多前刚刚起兵的那个李渊了,现在可谓是兵多将广,而且文臣武将一大片,随便拉出来一个就能顶一气。而薛举,兵虽多,但将很少,手下只他的儿子薛仁杲还算能征善战。

所以我说薛举是个纸老虎。

李渊的对策

面对着来势汹汹的薛举,李渊迅速作出部署。

钟俱仇和梁师都都不算个角儿,解决他们不在话下。关键是薛举亲率大军的这一路。

这场仗是李渊称帝后的第一场仗,其重要性自然不必说,所以李渊不敢怠慢,亮出了自己的王牌———李世民。同时以刘文静和殷开山为副将率领八大总管共计三十万人,正面迎击薛举。这八大总管分别是:刘弘基、柴绍、丘行恭、李安远、慕容罗睺、窦轨、蔺兴粲、唐俭,都是个顶个的牛人。

事实证明,即使是牛人有时也会栽跟头。

当李世民率领大军到达长武时(今陕西省长武县西北),薛举的大军正好也来到此地。于是双方拉开架势,随时准备拍对方的板砖。

从实际情况来分析,薛举并不占便宜,因为薛举是劳师远征,客场作战。

球迷朋友都知道,一般两支球队在实力相当的情况下,主场作战的球队都会大打攻势,而客场作战的球队通常都会先稳固防守,然后伺机打反击。薛举和李世民的这场“足球赛”按照常理也应该如此,但事实恰恰相反。

面对薛举的大军,李世民打起了防守反击,难道李世民是缩头乌龟?非也!

李世民正是考虑到了薛举是劳师远征,而且身后群山耸立,补给肯定会相当困难。他的算盘是把薛举拖垮,等到薛举的兵士都大眼瞪小眼地找薛举要饭吃的时候,再搞定他。于是李世民命令所有的人,无论薛举怎么骂就是不能出战,总之一句话,坚决不学宋老生。

但是,人算确实不如天算,就在这个时候,我们的李世民先生却突然病倒了,所以薛举这个纸老虎开始发威。

纸老虎怎么能发威呢?因为刘文静和殷开山给了他发威的机会。

李世民在病中将军队的指挥权暂时交给了刘文静和殷开山,并一再叮嘱两个人务必贯彻自己的方针,坚决不能出战,一切等到他病好了再说。

人们总是往往经历了失败,才明白有些话的确是真理。

此时的唐军,都是摩拳擦掌准备与薛举决战一场,更可怕的是全军上下弥漫着一股轻敌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