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晋阳起兵

自编自演

大业十三年(617)五月十五日清晨,晋阳宫。

此刻李渊正在召开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裴寂、长孙顺德、唐俭、刘弘基、王威、高君雅等人。会议的内容是商议怎样防备刘武周南侵,以及到晋祠求雨事宜。

但是在这个会议上,首席谋臣刘文静却没有在场,他被李渊派去完成一个很重要的任务。这个任务远比参加会议重要。因为这是一个置王威和高君雅于死地的任务。

就在会议进行中,大家彼此交流意见之时,刘文静带着开阳府司马刘政会突然闯了进来。

“放肆!难道不知道正在开会吗?”李渊怒斥刘文静。

“启禀唐公,开阳府司马刘政会有事禀报。”刘文静并不慌张。

“那也应该事先通报一声啊!”李渊不快地说。

“这一点卑职当然明白,只因事情紧急,来不及通报,所以闯进来,请唐公恕罪!”

“什么事这么紧急啊?”

“刘司马有一旨密状要献给唐公。”

“密状?状告何人啊?”

“这个……”刘文静的眼睛转向了王威和高君雅。

“王威啊!赶紧把密状接过来,看看状告何人。”李渊对王威说。

“不行,唐公!这个密状就是状告两位副留守的,唐公必须亲自看才行。”这时候刘政会急忙说道。

“哦?状告副留守?怎么会有这种事?把密状拿过来!”

刘政会将密状呈给了李渊。

“状告我们?这是谁这么有个性啊?”此刻王威和高君雅也许还不明白,他们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

当李渊看完密状后,脸色瞬间由红润变成铁青。

“混账!王威、高君雅你们两个人竟然敢勾结突厥犯我山西!”李渊拍案而起,眼睛喷射出愤怒的火焰。

“什么?勾结突厥?没影儿的事啊!”王威和高君雅瞬间被搞蒙了。

“来人!把这两个人给我绑了,投进大牢听候发落!”李渊下令。

长孙顺德、刘文静、刘弘基、刘政会四个人一拥而上将王威和高君雅五花大绑地捆了起来。

“唐公!我们俩冤枉啊!这是想造反的人存心污蔑我们啊!唐公,唐公……”

两个人的声音越来越远。当两个人即将被拖出晋阳宫时,他们看到李渊的脸上忽然露出了一丝诡异的笑容。两个人瞬间明白了,这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圈套。原来,你全知道了!

是的,我全知道了,只有你们哥俩还蒙在鼓里。

李渊随即宣布起兵造反,史称晋阳宫兵变(晋阳起兵)。

直到现在我依然相信,参与晋阳宫兵变的所有人,他们的演技绝对不逊色于现在的任何一个大牌演员,而李渊绝对就是张艺谋!

李渊宣布起兵造反,很多人终于等到了这个时刻,文武众将一致拥护。

表现最积极的就是晋阳宫监裴寂。这个曾经和李渊一起“装蠢”的人,看到老伙计终于下定决心要开创一片新天地时,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将晋阳宫中九万斛白米、五万匹布帛、四十万副铠甲,全都捐给了李渊。

而裴寂在当时并没有意识到,他现在所做的这一切,将为自己在后来的“刘文静事件”中准备足够的政治资本。

虽然李渊先发制人,将王威和高君雅逮捕,但是说他们勾结突厥并没有真凭实据。随便地抓人,如果不能给合适的理由,老百姓也不答应,更何况两个人是杨广的亲信。

但是,历史往往就是一个个机缘巧合的集合体。不该来的,却真的来了。

五月十七日,突厥来袭!

突厥人来了

在晋阳宫兵变这场大戏中,本来没有突厥人的戏份,但就在这场大戏即将谢幕时,突厥人开始成为了主角。

数万突厥骑兵,来势汹汹,驻扎在太原城外。更可气的是,突厥骑兵中的轻骑兵部队从太原外城的北门进东门出,不断地进行挑衅。李渊的肺都快气炸了!

但是,尽管这样李渊并没有盲目地出战。作为一个久经沙场的战将,李渊当然明白自己手中的这点儿人,不足以和突厥骑兵硬碰硬的对抗。

要想打败突厥人,还得靠智取。于是李渊再次祭出他百试不爽的“疑兵忽悠术”。疑兵次次用,次次都不同。最终目的就是把你忽悠得晕头转向。

李渊这次的忽悠计策是大开城门、把城头上所有的旗帜全都撤掉,守城的士兵不许向外张望,不能高声说话,很像《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空城计,只是诸葛亮的空城计是子虚乌有的事,李渊的空城计确是真实存在的。

同时,李渊又派部将王康达和鹰扬郎将杨毛率领千余人秘密地前往太原北门,埋伏在隐蔽的地方,等突厥的轻骑兵部队撤退时,发动突然袭击,夺取马匹,占为己用。

但是李渊提醒王康达和杨毛,如果看到突厥人撤退,千万不要急于进攻,一定要等所有的人都过完,再从背后进行突然袭击。

城门大开,死一般的寂静,突厥人的挑衅暂时偃旗息鼓。

咦?这是个什么阵势?

欢迎突厥代表团到我山西访问交流啊!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什么?欢迎我们?脑袋瓜子被驴踢了?

突厥兄弟们远道而来,当然要欢迎了!

少来,想骗我们进去,然后把我们一网打尽,当我们是白痴啊。

可惜那个时候还没有《三国演义》这本书,如果突厥人看过诸葛亮的空城计,他们一定会为自己的撤退而后悔终身。

肯定有埋伏,还是速速退去为好。撤!回到外城,先与大部队会合!

好,既然不敢进来,那就撤回去吧,王康达、杨毛准备应战!

王康达和杨毛都是能征善战的人,但是两个人都有个致命的弱点:性格急躁。

看到突厥的轻骑兵呼啦哗啦地向太原外城撤去,尤其看到突厥人坐下膘肥的马匹时,两个人早将李渊的话当做了耳边风。

“弟兄们,跟我一起上,把突厥蛮子的马夺过来。”王康达在突厥轻骑兵撤退的过程中下达了攻击的命令。

“将军,唐公说过,要等到突厥人都过完才能攻击啊!”一个小兵提醒他。

“少废话!等突厥蛮子都撤走了,还夺什么?跟我上!”

王康达的勇气是不用怀疑的,作战的勇猛是无可挑剔的,但是失败也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他遭到了突厥骑兵的前后夹击。

李渊正是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才叮嘱他们一定要等到突厥轻骑兵全部过完,才能攻击。

姜还是老的辣啊!

王康达和杨毛这两根嫩葱就只有被突厥骑兵逼得跳了汾水河。王康达不幸溺水身亡,只有杨毛和两百余名士兵可能仗着小时候学会的那点游泳功底,侥幸游到了对岸,才幸免于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