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潜龙出海 第二百五十七章 平安归来(第2/3页)

“那李景隆的主力大军呢?”

“回禀大人,何福和平安各引一万骑兵夜袭燕军大营,当时李景隆主力尚在百里之外。”

大帐里一片寂静,半晌,李维正才冷笑道:“李景隆出卖了何福和平安。”

他毅然转身下令道:“传我的命令,派出一百支斥候队,在所有南下的路上拦截平安,率先发现平安踪迹者,赏银千两,若抓住平安者,赏银五千两,但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伤害到他。”

……

河北青县,这里是沱河注入大运河之地,是运河沿岸极为重要的一个中转站,运河两岸,数百座巨大的仓库一眼望不见边,在繁荣时,运河里舟楫如云,商贾客旅络绎不绝,码头上养活了数万搬运货物的苦力,但自从燕王造反后,这里的繁忙再也看不到了,商旅都逃到南方,舟船也不见了踪影,苦力们拖家带口去长江流域谋生了,运河两岸变得冷冷清清,青县的地位也随之一落千丈。这天下午,一队明军骑兵约百余人从北方风尘仆仆而来,他们大多带伤,表情凄惨,战马也累得疲惫不堪了,为首一员大将,三十余岁,身高足有八尺,长得虎背熊腰,皮肤黝黑,俨如半截黑塔一般,他的额头和左臂都受了伤,缠着纱布,此人正是从燕军数十万大军杀出来的猛将平安。

此时他的眼中充满了悲愤之色,他要去朝廷状告李景隆勾结燕王出卖了他们,他和手下几乎都受了伤,从霸州过来,足足走了五天,平安也终于精疲力竭了。

这时,他看见前方出现了一座县城,便沙哑着声音问道:“前方可是青县?”

“将军,前方就是青县。”一名士兵回答道。

平安叹了口气,走了五天,他们才走了不到三百里,这样下去,到京城时恐怕李景隆早已经兵败了。

“将军,我们是否要进县城休息?”

平安向四周看了一圈,见前面不远处有个饭铺,便道:“先去吃点东西,再看体力恢复情况决定。”

众人皆肚子饥饿,便加快马速向饭铺赶去,饭铺里,一名店小二听见马蹄声,连忙出来,却见是一群溃退的骑兵过来,心中不由暗暗叫苦,想跑掉已经来不及了,他只得硬着头皮上前陪笑道:“军爷们,可是来吃饭?”

“把你们饭铺里吃的东西全部搬出来!”

平安声如霹雳,将小二吓得一哆嗦,转头向饭铺跑去,大喊道:“掌柜的,想要命就赶紧把吃的全拿出来。”

这时,饭铺里还有几名客商,似乎都是一伙的,他们也听到了马蹄声,连忙向外面望去,一眼便看见了平安那高人一头的魁伟体型,以及那根出了名的大铁槊,几名客商非但不害怕,眼中反而一阵惊喜。

一百多名骑兵纷纷下马走进了饭铺,顿时挤满了这间小小的铺子,平安坐下来喝了一口茶,不由陷入了沉思,而他的亲兵们走到几名客商面前,一拍桌子凶道:“这里我们已经包下来了,你们快滚出去,否则,把你们全部扔出去。”

几名客商吓得连忙收拾了东西便跑,走出一百多步,他们低声商量了一下,留下三人盯梢,其他两人骑马向南疾驰而去。

……

一百多人几乎把饭铺所有的食物扫荡一空,吃完饭,他们又休息一个时辰后,体力略略恢复,平安便扔下一块碎银,一百多人上路了,为了早一点赶到京城,他们没有进县城休息,而是继续向南赶路。

又走了一天一夜,这天晚上,他们来到了沧北驿站,这里离沧州还有三十余里,平安见众人都已累得话都说不出了,便道:“今晚不走了,就在驿站休息。”

驿站的人也差不多跑光了,只剩下两个管事,见军队到来,他们不敢怠慢,立刻给他们烧水做饭,整理床铺,骑兵们都早已疲惫不堪,胡乱吃一点东西,倒头便呼呼大睡。

半夜时,平安忽然被一阵密集的马蹄声惊醒了,“不好!”他跳了起来,抢过大铁槊便向屋外冲去,他听出来了,这阵马蹄声少说也有万名骑兵,他冲驿站,顿时惊呆了,只见驿站外面火光通明,黑压压的军队将驿站包围得水泄不通,他们栓在驿站院内的战马也不见了踪影。

“将军,好像是明军。”一名亲兵悄悄提醒平安道。

平安顿时醒悟,这不是燕王来追击他们的军队,是明军,他一颗心放下,便大声问道:“你们是谁的部队?”

这时,火光中走出一名年轻的将领,向平安微微一笑道:“平将军,认识我吗?”

火光中,平安见来将虽也穿着普通的铁甲,但他却戴一顶金盔,显示着他身份的高贵,似乎有点面熟,他略一思索,忽然想起来了,惊讶地道:“你是李维正?”

“不错,就是我,我已经等你多时了。”李维正得到斥候在青县发现平安的消息,他立刻率军赶来拦截,他的大营就在沧州以东的海边,急赶一天,终于在沧北驿站截住了平安。

平安心中疑惑,他沉声问道:“李总兵,你率军赶来拦截我是何用意?”

李维正淡淡一笑道:“我是来救平将军一命。”

“救我一命?”平安更加疑惑了,他连忙问道:“你此话怎讲?”

“平将军或许还不知道,李景隆在你和何福偷袭燕营失败后,已经派八百里加急快报,向朝廷告你们二人不听主帅将令,擅自领兵出击,破坏了他的大计,要求严惩于你。”

平安勃然大怒,指着北方顿足大骂道:“无耻小人,分明是他勾结燕王,出卖了我们,他还倒打一耙,我就不信朝廷会相信他的鬼话?”

李维正却冷笑一声道:“平将军,恐怕你到京城时,李景隆已经兵败如山倒了,那个时候,他为了保命,自然会将全部责任推在你和何福将军的身上,他可是皇上最信任的黄子澄两次推荐,黄子澄为了掩饰自己的推荐之责,他会让皇上听信你的话吗?再说,李景隆是何许人,李文忠之子,皇亲国戚,皇上赐他通天犀带,还亲自给他行了推车礼,这是何等宠信,如果皇帝听信你的话,不就等于打自己的耳光吗?你自己想想看,皇上会把罪责加到李景隆身上吗?打败仗总要追究责任,李景隆已经先下手为强,告了你们,这个责任不由你来负,会由谁来负?”

“这……”平安低下了头,眼中闪过一抹痛苦地神色,他知道李维正说得对,前一次大败后,皇上仍然让李景隆为主帅,可见是何等相信他,在自己和李景隆之间,皇帝怎么可能会选择自己?自己前去京城,真的是回去送死。

李维正见他已经明白了,便叹了一口气,诚恳地说道:“平将军,我实不相瞒,驿站里的两个管事也是我的人,我如果想活捉你,只要在你们饮食中放点迷药就可以了,但我不想那样做,我只是想和你好好谈一谈,让你知道自己的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