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章 前往玉门(第2/2页)

四人都显得格外兴奋,昨晚几乎一夜未睡,城门一开,几人便急不可耐地冲出了县城。

四人都有畜力代步,李臻依旧骑他的白龙骏马,他昨天骑射赢取的那匹宝马暂时还没有拿到,要过两天王孝杰才会派人送给他。

酒志家里是屠户,他父亲有一匹运肉的大青挽马,是一匹老马,奔跑不动了,但勉强还能驮人。

康大壮则骑一头家中的健骡,小细没有能租到畜力,他只好骑酒志的小瘦驴,好在他自己也长得又瘦又小,人和驴倒配成一对。

再有就是防身武器,长剑是唐朝男子必备的随身之物,唐人尚武,基本上每个人都会使剑,就连书生也不例外,剑术是必修课,区别只是水平高低。

他们四人每人都配一把长剑,虽然都是从兵器铺买来,谈不上名贵锋利,但防身也绰绰有余了。

除了长剑外,每人都还有自己擅长的特色兵器,李臻自然是弓箭。

酒志则配了七把飞刀,他虽然其他武艺不行,但在飞刀上却下了七八年苦功,三十步内,飞刀百发百中。

康大壮带着一根丈许长的铜棒,他力大无穷,可举数百斤重物奔跑一里。

大唐严禁民间使用长兵器,但棍是例外,康大壮便央求父亲替他打造了一根四十斤的熟铜棍。

小细擅长的武器更有特色,竟是一卷细绳,细绳长三十丈,非常结实,这也和他身材瘦小有关系,他的轻功很不错,身体敏捷,能攀檐走壁。

刚出城没多久,酒志便咳嗽一声说:“我想了一个晚上,这次去玉门,我们四人必须要有一个首领,要那个什么……德高望重,还要身先士卒,咦!这不就是在说我胖爷吗?莫非我就是天生的首领?”

三人看了他一眼,一齐拉长看声音,“不——是!”

“好吧!我就勉为其难,担任军师!”

路上有了酒志这样风趣的人,一路上倒也不寂寞,一个多时辰后,众人便走出了三十余里。

敦煌城位于河西走廊西北部,这一带已属于半干旱地带,但因为有冰山融水,甘泉河从南山而来,孕育了这颗河西走廊上的明珠。

甘泉河两边到处可见大片的胡杨林,被温暖的春风染成一片翠绿之色,河畔长满了各种野花,姹紫嫣红,春意盎然。

但离开敦煌城向北走十里后,甘泉水便折道向西,流入大井泽,土地没有了河水滋润,渐渐变得干燥起来。

官道两边是一片荒漠,长着耐旱的灌木和干枯的草根,远远还能看见一些废弃房屋的残垣断壁。

荒漠中风沙很大,狂风裹挟着沙粒劈头盖脸扑来,稍不留神,眼睛就会被风沙所迷。

四人也没有了刚出城时的兴奋,变得沉默起来,他们戴上斗笠,低头顶住风沙,艰难而行。

中午时分,他们找到了一个避风处休息吃饭。

酒志一边啃肉饼,一边天花乱坠地给小细讲述他当年的风流韵事,小细在寺院里营养不良,发育稍缓,对男女之事似懂非懂,酒志就成了他人生的启蒙教师。

“大概是十年前吧!具体什么时候我也记不清了,那天我揣了几贯钱去青楼找相好的,你猜我看见了什么,啧啧!太令人难忘了,我说出来你鼻子都要流血。”

小细听得张大了嘴,满脸崇拜地望着口若悬河的酒志,他竟没听出破绽,十年前这胖小子也不过才七岁。

在旁边不远处,康大壮在地上铺了块地毯,和所有粟特人一样,他也信奉祆教,他平举双手,虔诚地向太阳跪拜,口中念念有词,“无所不在的阿胡拉马兹达,赐给我们光明,赐给我们智慧……”

另一边的大石前,李臻在石头上铺开了地图,研究去玉门的道路,虽然去玉门有一条近路,但听说年久失修,已经被黄沙掩埋了。

而且李臻他们都是第一次去玉门,他不想冒险,要找到前往玉门的官道,地图上标示得很清楚,去玉门路官道就在戍堡附近,他连忙站起身向四周张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