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计中计,局中局(六)(第2/3页)

“呵呵呵……”秦王闻言轻笑几声,摇头说道,“是本王小觑了刘晴么?——阵雷,你觉得本王的计谋有什么漏洞么?”

阵雷闻言沉思了片刻,事实上,他并不觉得李慎的计谋有什么疏忽的地方,相反的,李慎的招相当高明,利用刘晴对他的了解,反过来算计刘晴。

事实上,李慎早就知道刘晴看穿齐植的计划,并且将计就计意图擒杀他李慎,看准他李慎为人谨慎的性子,料定他极有可能会去蔡世山,而在算到这一切的前提下,秦王李慎还是派了与他容貌酷似的影子侍卫,到蔡世山的山头等待着刘晴派往擒杀他的周军奇兵。

说白了,那个假李慎,只不过是李慎看穿了刘晴的意图后故意派出去送死的罢了,为的就是让刘晴误以为他李慎已授首,从而放松戒备。

但是看目前的局势,似乎事态并不是按着李慎所想的那样发展?

“漏洞倒是没有,只不过……”望了一眼李慎,阵雷沉声说道,“无论计划如何周详、算计如何巧妙,似那般轻易就死了,这可不符合殿下名字中的那个慎字啊!——笑着活到最后,这才是秦王李慎,不是么?”

李慎闻言满脸错愕,哭笑不得地摇了摇头,叹息说道,“看来,是本王曾经的名声妨碍了本王啊,原以为那刘晴必然会中计的……”

“是么?”望了一眼李慎,阵雷淡淡说道,“殿下真是这么想的么?”

“怎得?”李慎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掂了掂手中的茶盏,阵雷平静说道,“凭一个替身就骗过刘晴,似殿下那般忌惮刘晴,所施的计策又岂会这般粗浅?——殿下不是打算着,待今夜周军偷袭我麦城时,再死一回的么?——这样才能骗过刘晴,不是么?”

李慎闻言长长吐了口气,望着阵雷由衷称赞道,“每当见识到你的武力时,本王就在想,真是可惜你的计略;可每当见识到你用计略便能打败敌军时,本王又想,真是可惜了你的一身武力……你如何知道周军今晚必定会来偷袭我麦城?”

目视着手中的茶盏,阵雷平静说道,“殿下之所以用诈死之计,原因有二。一是要叫刘晴放松警惕,出现疏忽;二是忌惮谢安麾下东岭众与金陵众刺客,恐遭其加害,因此隐藏真身……遗憾的是,殿下那个替身并不能骗过刘晴……不,不应该说是遗憾,因为殿下本来就没有想过单凭一个替身就骗过刘晴,殿下不过是故意暗示刘晴,秦王李慎绝非这般轻易就会死,若要杀殿下,她势必得想出更加高明的计谋,而当她想出一个她自以为绝妙而且万无一失的妙计时,殿下再弃掉一名影子侍卫,刘晴就会觉得,她所除掉的是真正的殿下,因为第二次,是她主动将殿下寻找出来的,在付出了一定代价后才得到的成果,因此,她必然会对第二具影子侍卫的尸骸深信不疑……”

李慎抿着茶水慢条斯理地倾听着阵雷的推断,微笑说道,“你还是未说,周军为何会来袭我军麦城……”

“很简单,从刘晴的位置考虑,她见殿下用诈死之计,显然也猜得到是殿下为了令她放松戒备,但是从殿下谨慎周详的性子考虑,她也知道,就算此计未曾骗过她,殿下也不会主动暴露真身,毕竟再怎么说,殿下的诈死可以激励我白水军士卒的复仇之心……既然已牺牲了一位宝贵的影子侍卫,如何能白白浪费?”

“……”抿了口茶水,秦王李慎微笑不语。

“因此,殿下必然会选择顺水推舟,叫吾辈以殿下的名义吊念那位影子侍卫,并叫三军守灵,借此激励白水军复仇信念……正所谓哀兵必胜,刘晴显然也了解这个典故,她很清楚,若是真到那一步,我白水军士卒为了替殿下复仇而个个轻生忘命,周军势必难以阻挡,为了杜绝这个可能性,惯用奇兵的刘晴必然会趁着我军今夜为三王守灵的绝佳时,偷袭我麦城……”

“麦城可是有你在,周军攻地下来?”李慎淡然地插了句嘴。

“当然攻不下,所以刘晴会撤,而介时,因为误以为殿下已故的我白水军士卒必然会气愤填膺地追杀出城,这样,刘晴诱敌的计略便达成了!

到时候,周军左路偏师的费国从南侧再攻麦城,藩王军那些乌合之众又岂能阻挡?如此,麦城便会陷入沦陷危机。当然,周军最终还是攻不下麦城,因为吾辈等白水军将领会在注意到麦城这边的混乱后即刻回援……

但是费国来袭与吾辈回援之间会有一段不短的间隔,以殿下谨慎的性子,瞧见麦城局势不妙,必然会选择出逃,待吾辈回援稳定局势后再返回麦城……

因此,刘晴必然会在城外埋伏几支骑兵,等着殿下上钩。而这个时候,殿下若再丢弃一位宝贵的替身,刘晴必然深信不疑!因为在她看来,事态会演变到那种局面,皆是她一手策划,与殿下的配合没有丝毫关系……

这才是殿下整个李代桃僵之计,不是么?”

“……”凝视着手中的茶盏,秦王李慎长长吐了口气,由衷叹道,“阵雷,你在本王麾下,真的太好了……本王实在无法想象,若是你在周军之中,会将本王逼到何等局面……”

出人意料地,尽管李慎这般称赞阵雷,阵雷依旧是一副平静面色,闻言淡淡说道,“就算殿下这般谬赞,吾辈依然不喜使阴耍诈!”

“本王知道!”李慎哭笑不得地摇了摇头,继而深吸一口气,沉声说道,“既然你已猜到本王真实意图,那么,配合一下本王如何?”

阵雷闻言皱了皱眉,看似有些不悦地说道,“就算不依靠这种阴谋诡计,吾辈依然能够战胜周军!”

“本王晓得!”李慎点了点头,继而正色说道,“可问题是,老五那条疯狗,已经逼近荆州了……据此前的消息,他前几日正在攻打鲁阳国,算算日子,鲁阳王应该也是下阴曹陪本王两位兄弟去了……你不了解老五,老五的狠毒,远在其兄老二之上,这一阵子你也听说了,他在掘本王的根基啊,他不惜自身身败名裂、名声狼藉,甚至被我大周李氏皇族除名,也要拉着本王下地府去,为此六亲不认,手刃同宗……那厮分明是抱着与本王同归于尽的打算来的,压根就没打算再回皇陵!”

不得不说,李慎还是很了解李承的。事实上,李承这些年卧薪尝胆般忍受着皇陵的艰苦、发愤图强增强自身,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拉着李慎一同归入地府,以此向爱护他到最后一刻的兄长李炜赎罪。

曾经在太子李炜庇护下光芒万丈的皇五子李承,在失去了作为真正光辉的兄长李炜后,正如他的名字所代表的事物一样,被复仇的黑暗信念彻底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