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日久生情?(二)(第3/3页)

梁乘面色一凛,抱拳沉声说道,“末将在!”

“全军可曾准备好开拔?”

“回禀大人,早已准备妥当,只能大人发号施令!”

“好!”猛地一拍桌案,谢安沉声喝道,“三军开拔!”

“是!”帐内众将领抱拳大呼。

——与此同时——

在距离湖口六十里外的庐山小径一侧山崖上,太平军首领[天上姬]刘晴居高临下,正神色冷淡地目视着在山径内悄然行军的周军骑兵。

“果然……那谢安果然派来了骑兵追赶堵截我军!”太平军将领冯浠环抱双臂轻笑说道。

“这很好猜。”注视着远处山径中的周军骑兵,刘晴面无表情地说道,“那谢安袭了我军在鄱阳湖的粮仓,断了我军粮草,却不强攻我军营寨,分别就是想坐等我军自溃。一旦我军粮尽撤兵,他便率大军尾衔掩杀,在对背着周军的情况下,我军纵然有五十万人,也不够周军杀的……既然如此,便要在其反应过来之前,提前撤离!”

“可公主殿下何以能猜到那谢安必定是派骑兵追赶,而不是三军齐动呢?”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炎虎姬]梁丘舞八年前一战成名,反败为胜,可她真是善战名将么?不!她若是善战名将,起初就不会自陷险境!作为善战名将,从不打无把握之战,无奇胜、无智名、无勇功,战则必胜、退亦不败……”

“照公主的话来说,那谢安岂不是也算是善战名将?”

“呵,”刘晴闻言轻笑一声,摇头说道,“很难理解么?事实上在我看来,那谢安要比[炎虎姬]梁丘舞难对付地多,那厮实在是难缠,前些日子你们也瞧见了,他不出战,我军根本奈何不了他!——这种人领兵,无赫赫之功,也不会突然就想出什么能够全歼敌军的精囊妙计来,他就是以正道用兵,死缠着你,你进他退、你攻他守,待你锐气丧尽之时,他便会开始着手反攻……这种人不会是最出色的猛将,但是,绝对是最难缠的!——相比之下,我倒是更倾向于跟李贤斗斗智,至少那还有些乐趣可言,至于那谢安,就像是泥潭沼泽一样,实在不想跟他僵持……我总算是明白了,何以李贤会叫那谢安来拖住我军!怪不得,怪不得……”

刘晴身旁一干太平军士卒面面相觑。

“呼!”长长吐了口气,刘晴冷笑说道,“那谢安太谨慎了,哪怕是得知我军连夜撤兵,他也不会当即拔营追赶,毕竟我军诱了他好几回,多少也起到了些许效果吧……那家伙势必会在探明我军真正位置后,这才骑兵追赶,这样一来,我军就有足够的时间来对付这支周军的骑兵了!”

“公主殿下高明!”

“高明么?”刘晴自嘲叹了口气,摇头说道,“我若是高明,早就连带着那谢安的兵营一起拿下了,何以会落到这种局面?”说着,她顿了顿,深吸一口气,正色说道,“既然无法算计到谢安那个谨慎的家伙,那就只能从他手底下的人下手了!——若是谢安率领这支九千骑兵,他绝对不敢深入这种狭隘的小山径,他会远远地登高看着我等,待我等离开此地后,他再率兵通过此小径……对于谨慎到这种地步的家伙,实在是没有好办法!——不过看起来,这九千周军骑兵的主将,不如那谢安谨慎呢……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那位周军骑兵将领恐怕是料想不到吧,只因为他急于求成,想尽快追赶上我军,非但他要死,连他麾下那九千骑兵也难保……”

“说的是呢!”太平军将领冯浠轻笑一声,仿佛那九千周军骑兵已是待宰的牛羊。

“眼下谢安最大的优势,就是骑兵!——自庐山之后,地势平坦,倘若我军无法再次设伏全歼这支周军骑兵,势必会被周军赶上。反过来说,倘若那谢安失去了这支骑兵,那他麾下,也就只剩下步卒了……所以说,宁可耽误大半日的行军速度,亦要在此将这支周军骑兵歼灭!”

“是!”太平军将领冯浠抱了抱拳,继而望了一眼那小径,低声说道,“公主殿下,周军骑兵已有数百人进入谷口小径,应该是试探……”

“嗯!”点了点头,刘晴低声说道,“弓弩手可到位?”

“一切准备就绪!”

“很好,叫埋伏的将士莫要轻举妄动,待这支周军骑兵全数进入小径,行至半途,再便叫埋伏的将士推下礌石堵死其后路谷崖出口,介时,我军将士只要登高放箭便好!”

“不同时堵死前面的路口么?”

刘晴摇了摇头,沉声说道,“若是为其留下一线生机,周军多半会选择强行突围。而倘若一同堵死了前面的路口,周军自知十死无生,势必会临死反扑,抱着赴死的觉悟想方设法攀上谷崖,与我军厮杀。没有必要冒这种风险!——前面路口的礌石,待周军突围至该处时,再行推下!到那时,这支周军骑兵纵然再抱着必死的觉悟,也无法再对我军将士造成何等伤亡!”

“公主殿下高明!”

抬头望了一眼天色,刘晴正色说道,“动作要快!在我看来,这招瞒得过别人,恐怕瞒不过那谢安,势必要在其率大军赶来之前,彻底解决掉这支周军骑兵!”

“是!”

大周景治四年八月十四日,周军骑兵将领冯何在率军通过庐山谷崖时,遭到刘晴伏击,几乎全军覆没。

幸亏得到了谢安传讯的漠飞及时带着百余东岭众刺客赶到,惊退了谷崖上的太平军,使得大将冯何以及那寥寥数十名亲卫骑侥幸生存。

在得到此消息后,谢安跌足长叹,行军歇息途中独自坐在临时的主帐内,沉默寡言不曾与任何人哪怕说一句话。

瞧着他那般愁恼的模样,秦可儿不由紧咬嘴唇,不知为何心中亦很不是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