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秦国建设篇实现帝国梦想(1)(第3/3页)

在军事发展方面,赵武灵王组建的骑兵,大力地推动了中原地区国家骑兵兵种的发展,也使中原各国走向强盛。由此可见,一个民族,一种文化,必须不断地从外部世界汲取营养,与时俱进,锐意创新,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正是有了这种开放的、兼容并蓄的思想与机制,华夏文明才得以发展壮大。

秦国统一进程中,虽然人们都对战争抱有不同程度上的反对和偏见,但在统一的王朝出现之前,真正的有志之士便已经在呼唤大一统局面的到来。

春秋时期,政令不一,各个代王各自为政,没有进行文化上的交流,各片区管理者定下的日期计算方法也不尽相同。夏正建寅,以寅月为正月;商正建丑,以阴历十二月为正月;周正建子,以阴历十一月为正月,是谓“三正”,文化的混乱无序为各民族真正融合设置了障碍,而大一统的思想正是有助于解决这种混乱的问题。

大禹治水时,把神州大地分为了九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战国时期,虽有九州之名,虽然九州之说只是《禹贡》中一个理想中的区域划分,只是一种向往和规划。但大禹这种创新性思维,长时间影响着中国人民,时隔两千多年,这种观念仍根深蒂固的存在着。

战国后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和很强的统治力。秦国一统天下后也一度把儒家思想作为治理国家的理论根源。如果儒家思想不利于统治者的管理也是不可能被提上日程的,它好就好在了其思想的出发点在管理者的位置上。其中儒家思想的代表作之一《周礼》把这种管理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

《周礼》的作者不知是为人特别低调,还是根本就是一个知识产权法的法盲,反正是写了此书但并没有落款儿和署名,这也为后来搞研究的学者出了一个大难题。经过现代学人郭沫若、范文澜、顾颉刚、杨向奎等的研究,只能确定此书系战国人所作,姓甚名谁却一无所知。

如果说《禹贡》是画了一张“大一统”的饼的话,那么《周礼》则是把这个饼画得更加详细了。它不仅刻画出了大一统的轮廓,还通过理论勾画出了一个完整的政治体系,涉及到了有关国家政体形式的问题,包括:国王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和权力;国家权力的划分和各级权力主体的组织形式;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等等。

《周礼》一开篇便表明了清晰的立场:王者建立都城,辨别方向,制定宫室居所的位置,分划城中与郊野的疆域,分设官职,治理天下的人民,设立天官家宰,率领他的部属,掌理天下的政务,辅佐王者统治天下。并提倡设天、地、春、夏、秋、冬六官,而且明确了王的权力:为一国之主和六官的统驭者,是为天子。

从未经历过等级森严的宫廷制度的人突然能写出像《周礼》这么一本表述详细、制度完善的政治类书籍是很难让人相信的,有人甚至怀疑过它为外星之作。作为全书最重要的制度之一,六官之制表述的体大思精、结构缜密,有总有分,有当官之属,有冗散之属,条理清晰,令人读起来耳目一新。

其实《周礼》中叙述的种种结构和制度,在当时的战国时代还是非常理想化的,是典型的理想之国家体系,如此庞大而又整齐划一的官制,未必能在现实中推行,但确实表现出了“大一统”的浑然气象。所以,顾颉刚说《周礼》的中心思想是组织人民,充实府库,以求达到统一寰宇的目的”,确有道理。

看到《周礼》这本对于统治者来说简直就是圭臬的书后,秦始皇带领自己的精英力量经历了数年的征战,建立起统一的政权,在各个方面进行强化统一。从此,“大一统”就由一种观念变为现实,加之秦始皇又提出“建设有大秦王朝特色的大一统帝国”的方针,“大一统”观念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新的升华。

从古至今,人与人的交流从原始的肢体语言逐渐发展为文字。文字的发展道路也比较曲折,从殷商的金文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兵器刻款、陶文、帛书、简书等民间文字,这些文字都存在着区域间的差异。这种情况也大大妨碍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一旦影响到了赚钱,大多人都会另想办法的。

刚刚一统六国的秦王朝认识到没有文字的统一就没有良好的交流,没有良好的交流,经济就势必遭到影响。于是,在复合型人才李斯带领下以战国时候秦国通用的籀文为基础,加上齐鲁等地通行的蝌蚪文笔划简省的创意,创制出一种形体匀圆齐整、笔划简略的新字体,称为秦篆。

在李斯带领下的技术创新部的带领下,秦篆别名小篆这种官方通用字体就开始流行起来,类似于现行的简体字推广,为了推广新式文字,李斯等人还决定从娃娃抓起,他们分别用新颁布的流行性文字,编写了《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等,作为小学的教材,向全国强制推行,很快,其他国家文字逐渐被人们淡忘。

由于秦国的行政干预,小篆这种字体在当时的中国大地成了文化的流行风,但既然是流行,就说明流动性比较大,行动也比较迅速,所以终将会被代替的,果不其然,一个偶然的事件让小篆这种字体在秦朝还没有流行多久就遭到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