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统一六国篇始皇帝的追梦历程(1)(第3/4页)

姚贾抱着有仇不报非君子的远大志向,决心让韩非为多嘴多舌付出惨痛的代价,可当时的人们都认为他向韩非报仇其实只能过过嘴瘾,因为虽然二人同为旅居秦国的外籍人士,但姚贾也就是一卒子,而韩非却是高层建筑的标杆,不在一个档次,可姚贾坚定告诉大家:一切皆有可能。

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朋友,抱着不扳倒韩非誓不罢休的目的,姚贾找到了对韩非一直羡慕嫉妒恨的李斯,为了扩大自己的阵营,臭味相投的二人又把臭味充分释放,纠集了一批反对韩非的和平人士,准备搞反韩非游行示威,却没有得到始皇帝的授权,多次密谋之后,他们又想到了一个能致韩非于死地的招数。

一天早上,始皇帝正在朝堂点名签到,突然韩非迈着轻快的步伐走到前台,大声说道:“我有话要说!”始皇帝当时头都大了,就是他不说,人们都知道他要说什么,从韩非进入秦国朝堂之后,他每天数次的停止攻韩论调已成了保留话题,而且每次都遭到秦国朝臣责难,而且由于结巴每次都无法辩论出结果。

韩非每次在公开场合宣传停止攻韩的思想,都会遭到大臣的驳斥,但奇怪的是从来听不到李斯和姚贾的声音,是李斯境界太高还是他赞同韩非的意见?都不是,他这是在憋着坏呢,李斯深知言多必失的道理,果然在一天的早晨例会上,李斯和姚贾二人找到了韩非的破绽。

按照惯例,韩非正在例会上讲解已经说过多次的攻赵存韩的道理,谁知一向打死不开口的姚贾站了出来,指责韩非一派胡语、妖言惑众。并当场指出韩非宣传的理念名义上是为秦国着想,实际上存韩的目的是为了弱秦,而且韩非自来秦之后一直提出不和谐论调,如果任由韩非信口胡咧咧,秦国危矣。

始皇帝听到姚贾对韩非的指责,再次显示出了对有功之人的信任和推崇,当即认为姚贾之言有理,韩非名为秦国理论外援,实为韩国王室子孙,他的根在韩国,肯定事事都为韩国着想,看看韩非连日来的行为,让朝野上下不得安宁,严重影响了行政秩序,因此始皇帝对韩非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姚贾在始皇帝面前挑拨韩非的言论收到效果以后,李斯更是发扬痛打落水狗的风格,向始皇帝说姚贾作为国际行贿大师,游遍六国促进了各国之间的和谐与发展,得到了国际社会的一致赞同,因此他是个眼界开阔的君子,他的话应该很有见地,而韩非到处挑拨离间,让秦国君臣烦恼不已,不宜久留。

韩非看到同窗好友李斯主动攻击自己,非常气恼,准备和李斯辩论一番,谁知越气说话越是结巴,一直支支吾吾的让人不知所云。姚贾听到李斯的支持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请求始皇帝为了秦国的安定与和谐,为了秦国的统一大业,杀掉韩非,韩非结巴得再也说不出一个字。

来到秦国后,韩非的命运一直掌握在始皇帝手中,始皇帝看到心腹李斯和姚贾今天一直在一唱一和攻击韩非,从和吕不韦斗争的经验分析,他们看似直抒胸臆,为大秦殚精竭虑,其实还不是想排除异己、独揽大权,看透不说透,始皇帝没有责怪李斯姚贾二人,他想的是如何摆平这场争论。

始皇帝为什么要邀请韩非入秦,目的当然是想让韩非的大才为秦国所用。一个胸藏治国术、能敌百万兵的韩非,确实是不可或缺的人才,但现在看来不但没能达到目的,反而给国家政治带来严重的不平衡。韩非的到来打破了秦朝行政机构中的和谐局面,重用韩非也让李斯这群旧臣醋性大发,和韩非之间产生了许多矛盾。

始皇帝虽然年轻,但却是在战斗中学习成长起来的,他用矛盾论的精髓来分析韩非和李斯之间的矛盾冲突,追根溯源,其实存韩攻赵无所谓,韩非的出身和政治倾向也无所谓,有所谓的是由于重用韩非导致李斯等人的权力被弱化,大权旁落韩非这才是这场斗争的关键所在,总之是矛盾三要素中的利益在作怪。

稳定是发展的基石,而维稳是领导的核心工作,始皇帝纵然是皇帝中的战斗机,也不能无视群臣的意见,可韩非和群臣之间的矛盾是个非黑即白的真命题,只有忍痛割舍一方才能带来朝堂和谐。综合考虑,为了偶像韩非把手下都得罪显然得不偿失,始皇帝还得靠着这些人干活呢,看来只有牺牲韩非才能平臣愤。

韩非本来是始皇帝请来的治国安邦之大才,如果要他杀掉丰采绝伦、才华横溢的韩非,肯定会招来无数的闲话,而且还会受到历史的谴责,始皇帝可没这么傻。始皇帝所能做的,就是把韩非交给李斯去处理,反正有李斯这个替罪羊,韩非生也罢、死也罢,最终都不会让自己担负精神上和道义上的谴责。

始皇帝想迎合朝臣的意见除掉韩非,于是他运用自己的权谋之术指点李斯说,大家对韩非的指责都是猜疑,并没有真凭实据,作为君主,我怎么能用莫须有的罪名去杀掉韩非呢?李斯和始皇帝相处多年,深通始皇帝办案的潜规则,于是立即找个无所谓的罪名让韩非下狱,然后通过各种手段果然审出了韩非的杀头之罪。

韩非被李斯以莫须有之罪送进大牢后,遭遇到无数的监狱风云,最后经大秦监狱新闻发言人发表声明,韩非畏罪服毒自杀,至于药从何来,自杀经过都没有详细说明。等到始皇帝动了恻隐之心,下诏释放韩非的时候,韩非已经是西乘黄鹤去了,空留始皇帝当场震惊却暗自偷笑,当然也没有治李斯司法腐败之罪。

韩非作为一代大家,做学问可能是无人能及,但说到做人他可就有许多问题了,做人就是难得糊涂,众人皆醉我独醒,而韩非偏要在这纷纷扰扰的世界中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是明智之人所作的不智之事。本身韩非忍辱负重,在韩国做个清闲的纯粹文人或可混个自然死亡,但他却选择了一条最为艰难之路。

有关韩非之死,后世有无数的韩非崇拜者都在口诛笔伐李斯、姚贾、始皇帝道德沦丧,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但韩非的青年早逝难道能单纯地怪罪于某几个人吗?从法律角度讲或许这几个人都无法逃脱干系,但如果综合考虑,韩非本人也对自己的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韩非曾经出版过一部《说难》,里面论尽了游说之难,现实中他更清楚劝秦存韩的困难程度,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勇气可嘉,但真正聪明的人,选择斗争的方式都是刚柔并济、曲线救亡,然而韩非却是一味刚猛锋芒毕露,才能太过难免会让人恐惧,始皇帝之所以选择抛弃韩非,可能也是缘于此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