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终卷) 定鼎 第四十三章 演射(第4/5页)

十二斤铸铁弹,要造得合乎标准,眼下铸一枚要二银元,加上发射火药,试射一炮的费用就是五银元。火炮还没有投入实战,仅试射就打出上万枚铸铁弹,消耗掉数十万斤火药,还不谈数年来在铸炮材料上的消耗以及火药燃爆及炸膛事故引发的高达二十一名匠师,一百二十七名弩手的伤亡——这些资源及人力的消耗也绝不是淮东初期所能承受的,也是在近年才逐步加大投入。

当然,火炮技术在逐步完善,但由于开发火炮,对铸铁、炼铁、造船、机械制造等部门也提出日益苛刻的要求,促进他们也跟着发展。而火炮的试射,也为海陆军培养出首批合格的炮手来。

林缚是能看到新技术在传统匠术的基础上飞速发展,能看到新学在传统匠术的基础上日益成形。

在维扬航船上醒来之前,那个刚刚中举子的林缚性子懦弱,即使在当世举子里是少有的涉猎广博,但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还是处于传统士子的范围之内,也就限制住林缚最初对这个世界的认识。这十年来,林缚推崇、发展杂学,对他而言,也是不断学习,不深加深对这个世界的了解,认识到这个世界虽然还没有产生出他所熟悉的后世科学体系,但传统匠术及杂学的积累,实际已经达到天花板的水平了,很多时候,他只是充当催化剂的作用。

也恰恰是传统匠术积累到如此的水平,林缚催化新学、新匠术的发展,才会如此顺手、顺利,他所提出的一些新概念,才会给姜岳、宋石宪、赵舒翰这等人物理解、接受,才能经这些人物扎根在传统的基础之上,使得新学体系的雏形轮廓越来越清晰可见。

林缚在春暮夏初之时,提出重新解析儒学的问题,经赵舒翰、姜岳、葛司虞、宋石宪等杂学宗师以及左承幕、胡文穆等儒学大匠数月来的讨论,初步提出新学嫁接传统儒学之上的变通之法,但也引起各方面激烈的争论。

这种争论没有三五年不会停息下来,林缚也不以为意,但也为传统士绅找到一个发泄口,能实际消弱传统士绅势力的力量,林缚也就没有刻意地去压制争论,而是尽可能的创造条件,使新学的声音越来越大。

新旧学的争论,最为明显的好处,就是宣政司所掌握的邮报销量激增,从最初的旬日一期,一期八版小页,发展到今时的五日一期,一期八版大页。邮报刊载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刊载内容也是从政令之宣达,拓展到时政纪要、评述、新旧学之争论、新学之宣讲以及海外诸国的博览综观。

通过邮传体系,邮报的发行已经渗透到江宁所辖管的每一个县。即使最远的县,也能在三天之内看到最新发行的邮报。虽说每份邮报的售价高达一角银元,每期三万份的印数还是时时供不应求。

虽说宣政司与邮传司核算时,一份邮报仅计四分银元,多余的计为各地邮传的收入,以弥发行、销售之耗。即使如此,发行邮报到今日也成了一桩相可观的收入,一年七十期邮报,三万份的发行印数,净利差不多也有三万银元。

邮报之利,虽说跟利润丰厚的海贸无法相比,但林氏当年控制上林里及周边大片土地里,林氏一年的净利也就三万银元左右。不过林缚还无意放开报禁……

※※※※※※※※※※※※※※※※

上午的伏火弩演射是为陆地射击,下午的演射则是战船海上演射。

津海级以上的大型战舰,还没有装备伏火弩,不过崇州船场早就制造了多艘集云级新式战船,新式战船装备有伏火弩,目前主要作为海上试验所用。

此时这几艘新式战船,目前作为靖海水师特别旅而存在,由副指挥使杨释直接领导,在参与伏火弩试验的同时,靖海水师也必须要逐步适应及积累新的海战战术。火炮在陆地发射与海船上发射,有着极大的不同,没有相应战术及技术的积累,一下子就造津海级以上的新式战舰,显然是不现实。

一艘津海级铁骨战船,基本造价就要四万银元,而新式的津海级战船,初期造价达到二十万银元,甚至更高,都不是太难想象的事情。

新式的津海级战船,要能部署更多的伏火弩数量,甲板之下要增加一到两层舱室,由于要在舱室里装备伏火弩与滑轨,内部结构的强度及防火性则要提出更高的要求,面侧舷十数门甚至数十门伏火弩齐发,为了不使巨大的后挫力引起战船的侧覆,则对战船的平衡性也将提出更苛刻的要求——这种种要没有前期的经验积累,也很难开发合格的新式大型战舰来。

新式战舰的设计、开发,林缚点名要杨释作为军方将领直接主持,而不是由船政司独立负责,用意就在这里——没有海师的经验积累,仅靠船政司闭门造船,是造不出新式战舰的。

林缚及高宗庭、林梦得等人,坐林缚的座船林政君号出海观看海上演射。

海上演射的结果更是差强人意,虽然一百枚弹命中一下,但以林缚午前提出的新标准,海上试射的精准度实际要差三倍。

海上演射结束,返回鹰游岛,林缚主持演射总结,说道:“伏火弩的射击精度虽然还不能叫人满意,也许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都不能叫人彻底满意,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密集的伏火弩配置,在范围打击上,以及在攻击敌军陆地目标上,都有着传统战械难以比拟的优势……蝎子弩在射击五百步外的目标时,也只能做到十击二三中,倘若蝎子弩的射程能提高到一千五百步,射击精准度也会降低到百发一二中的极低水平,在攻击独立的,价值不大的单体时,如此之低的射击精准度确实叫人难以容忍。”

林缚说道:“不过在范围攻击时,敌军密集布阵,伏火弩将铸铁弹射入敌军范围之内,杀伤力就会大到恐怖,几乎是十弹能射杀三五人,一次密集齐射就有可能将敌军的密集战阵打溃掉——这就能极大的体现伏火弩的战场价值。要不是考虑到造价与使用因素,伏火弩在战阵之中的作用,是蝎子弩、床弩及抛石弩所无法比拟的,故而参谋部也要安排马步军参与伏火弩的试射,以适应新的战术……

“……此外,攻击敌军战船或城墙等高价值目标时,低射击精度也是可以忍受的,甚至值得部署更密集的伏火弩来增加命中率——我们在敌城之前,不计成本的部署上百架重型抛石弹,也就是这个道理。

“由于伏火弩远达两到三里的射击距离,首先保障己船的安全,不使敌船有近舷作战的机会,哪怕用一千枚铸铁弹才能将敌船击毁、击沉,都绝对是值得的。参谋部在制定作战计划,在强度士气因素的同时,也不应轻视敌军。排除其他因素,两军战舰近舷作战,我军击沉敌船,敌军击沉我船,这两者的可能性是相当的,也就是说获胜的可能性是五五对半。而将新式战船投入战场,获胜的可能性就会激增到八成、九成。这还只是两船对峙的简单战场设想,两军都是以编队的模式进入战场,新式战船所具备的优势,就会进一步给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