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终卷) 定鼎 第三章 江宁风潮(三)(第2/2页)

樊城也是连续三天大雪,天寒地冻,林缚习惯在庭中练刀打熬筋骨,以健体魄。宋佳则披裘坐在廊前,晒着雪后的冷阳,看着林缚身穿短衣练刀额头沁着细密的汗水,似乎丝毫不为严寒所侵。

看着林缚收刀走回廊前,宋佳拿汗巾替他抹去额头细汗,要叫他赶紧将袍裳穿起,说道:“刘庭州、元归政与陶春在唐河遇上,并队南来,大约后天就能到樊城……”

林缚本不欲见刘庭州,他相信刘庭州没有什么野心,跟董原不同,但对于这种顽固到甚至不惜与虏相通,戮害民生的保皇党,他实在没有什么话可说,但又不得不召见河南诸人,使枢密院的权势跟声望一步步的渗入人心之中。

林缚拿了一片布抹过刀归鞘置入刀架之上,将袍裳披起,轻叹了一声,说道:“这趟出来时间也太久了,他们后天能到,那我们就大后天启程回江宁吧!”

“我想去徐州去见妙贞……”宋佳说道。

“怎么不陪我回江宁?”林缚问道。

“怕回江宁后我给那几个心尖都望酥的人撕碎了。”宋佳嫣然而笑道:“再者你春后也会去徐州,我便在徐州等你……”

“那也行。”林缚说道:“不过从樊城回江宁,十日路程难免寂寞。”

“那让左兰、左雁陪着你,大不了叫她们姊妹俩回江宁给那几个撕碎了好……”宋佳说道:“不过,我看你还是好好的养精蓄锐,江宁的那几个饿着呢。”

林缚伸手在宋佳的腰间掐了一下,这时候扈卫进来禀报:“高大人求见……”

“宗庭你进来。”林缚对已在外院的高宗庭说道:“我正要找你说回江宁的事呢,你有什么事情?”

“有快骑从江宁传信过来。”高宗庭进来,给宋佳行了一礼,说道:“太后使人从宫里往外散消息,说是依江宁、上饶、荆襄三役之功,给淮东将吏邑土之赏,虽说内侍省、政事堂那边会直接封堵掉不合律制的乱命,但依宗庭所见,太后的意思也只是要将消息传出来……”

“这个老妖婆,倒还有力气折腾。”林缚手插着腰带而立,皱起眉头,说道:“她搞这种雕虫小技,就不怕我直接废掉元氏?”

“太后许是也稍稍明白你的心志不是简单的代元自立。”宋佳说道:“故而以此险策以为试探……”

林缚轻轻一叹。若仅仅是另立新朝,满足一己之野心,荆襄一战过后,他有九成九的把握控制江宁的局面诛杀元氏宗室之后登基即位。即使曹义渠在蜀地正式割据,而董原、刘庭州等人以匡复帝室的名义降附北燕,对抗淮东,也顶多将战事拖延上三四年。

但战事多拖延上三四年,则意味着上百万人性命难保,而数倍之丁口颠沛流离。更为重要的,此时废元自立,封赏淮东将臣,整个历史将可能又走向老路,无法达到自己开创新格局的真正目的……

林缚是要使江淮等地新兴的工矿商业成为新帝国的骨架跟血液,使新帝国除了走向工业社会之外,再没有回头路可走,这就需要持续不断地削弱传统依附于田地之上食利的权贵阶层,同时又要不同的培养跟扶持以事工矿商业为主的新阶层。

邑土之封,不管是梁太后放出的风声,抑或林缚废元自立之后大封功臣,实际上都将使大批的淮东将臣转为依附田地食利的新权贵群体,这个跟林缚开拓新格局的目标是直接矛盾的。这才是林缚最感到头疼跟棘手的地方。

要是梁氏直接是基于此定计,那不得不说她走出一招很好的险棋,叫林缚有些进退维谷了。

说实话,林缚的心志跟目标,也只是跟宋佳、高宗庭、宋浮等人少数有提及,而工业社会的前景,除了林缚这个过来人之外,当世再睿智、再开明的才俊都很难去想象。只是林缚有着屹立于当世之巅的声望跟权势,而他在淮东十年来所行的新政,也渐渐地深入人心,故而能吸引真正开明而务实的当世才俊的视野跟追随。

想到这里,林缚也是感慨着苦笑道:“梁太后处深宫之中,还能出此险计,倒不愧是算权谋的高手……”

“不予理会,将江宁城里的风议掐熄掉,倒也没有什么大碍。”高宗庭说道。

不说林缚此时的声望之隆,根本不是别人所能取代的,再者以淮东军有别当世的军制,以淮东军内在的凝聚力,这时便是当这桩事没有发生过,也不用担心军心会有所动摇。

“不。”林缚摇了摇头,说道:“我看应该放开口子,叫江宁在议汉夷之别的同时,也议一议邑土之封。”

“要是叫风潮起来,再按下来就有些难了?”高宗庭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