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权倾 第三十章 重游清江浦(第2/2页)

淮东两府近四五年间才大举开发,以军司为主导。先是运盐河的清淤,继而是修扞海大堤,接着清江浦两岸的堤岸筑起来,如今开始在淮安府境内,洪泽浦东侧沿岸修堤造圩,都是以军司为主投入,以辎兵为主力,辅以招募民户进行的。这也使得大片新增田地,始终处于军司的掌握之中。

今年秋粮已经开始征缴,为了不突破当初跟江宁议立的八十万石粮这条线,林缚决定将海陵、淮安两府田赋上缴部分减至四成,也就意味着诸县可以截留一百二十万石粮的田赋用于明年的地方开支。

说是地方开支,实际也在军司的统筹之下。

一是工辎营辎兵参与的地方水利、道路修造工事,更多的由地方承担开支。这一部分开销最大,今年估计就超过六十万石粮,实际替军司分担了储备兵员的财政压力。此外,军司所辖的各类学堂,从地方招收优异子弟,其食宿定额也由地方承担开支。

除了田赋征收之外,从县到巡检司到村社,人员的组织跟动员能力,淮东也远非平江这些看上去貌似富庶的地方能比。

淮东除战卒外,还有十二万辎兵养着,就算这十二万辎兵配以兵甲,拉出去绝对要比御营军的那些老爷兵能打。

“不要看江宁掌握的区域要比淮东大好几倍,但就各方面对比,淮东差江宁已经不多了。”宋佳说道:“只是江宁的那些人还蒙在云里雾里。照着他的话,这时候更要沉住气,不能出太多的风头。也许过了明年,能勉强将北线部署的五万辎兵都编入现役,但最后讨论来,还是决定往后再压一压,等根基再稳固一些,再考虑反攻的事情。”

“哦……”苏湄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这时候舱外传来欢呼声,探头看去,原来已经能看到淮安城楼了。她们已经出了清江浦,进入白塘河了。除了北面的淮河外,白塘河也是衔接淮安与山阳的重要水道,这时候河道里舟楫纵横,晚霞铺照在河面上,金波粼粼,十分的壮美。

林缚已奏得江宁许可,将淮安府衙迁往山阳县,以便更好的在山阳组织人员,筹措物资以备北线战事。

就像海陵没落,崇州崛起一样,淮安县从此就注定要没落下去,山阳县将崛起成淮左的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