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燕云劫 第二章 镜儿湖驻营(第2/2页)

林缚正式组建了工辎营,专门负责行军工程建造与辎重后勤管理事务。林梦得回来,林缚就让他直接负责这一块。

如此一来,便是西河会众都离开,左军五营的后勤补给也不会有多少影响。毕竟就要直接面对东虏铁骑了,伤亡势不可免,西河会并无随军勤王的义务。

林缚让护卫领着孙文炳及西河会众去营房里休息,他拉住林梦得、吴齐跟他们介绍左军五营最近的情况。

林梦得在过宿豫后就脱离大部队直接赶去德州了,吴齐更是深入到京畿地区探听情报,而在离开宿豫进入山东境内之后,林缚对左军五营进行大改制,他们还不清楚左军五营最新的情况。

除了沿途招募人补充到左军五营中去,又将左军五营中有工匠手艺以及战斗素质相对较弱的士卒抽出来组建工辎营外,林缚对左军五营的编制改动也很大。

当世的军队编制相对简单,通常以十五卒编队为一小队,以旗头领之;四小队为一都队,以都卒长领之;十都队为一营,以营指挥领之;数营到十数营或者二三十营为一编制镇,镇设主将统领,又设副将辅助,通常一镇设一名副将不够,也就出现“某镇第几将”的称谓,每将分别约束数营不等的兵马。

以林缚后世眼光来看,当世的军队编制主要还是限制武将专权,但是也造成指挥体系的效率降低。

左军五营为临时募兵,又都是新卒,林缚直接进行军制改革,也无人管他,内部也没有丝毫的阻力。

为方便计,林缚没有改动哨队与都队的编制,只是在小队之下以五卒为一战斗小组,日常操练、宿营、行军,都以战斗小组为基本单位。

十五卒的小队在面对东虏骑兵冲击时很难保持完整的阵形,为了使阵形给敌骑冲散之后不至于很快崩溃,将小队细分成三个战斗小组,就显得尤其重要。以战斗小组为基本作战单位,作战韧性与持续力将获得提高,实际能提高多少,还待实战检验。

林缚此外在六十卒的都队之上,以三都队一百八十卒设一哨队,新设哨卒长为指挥。

对通常统领数营的一名副将来说,直接管理数十支都队,会十分的繁琐,甚至在三五个月时间里都不可能熟悉手下都卒长们的脾气、性子。以营为基本防戍、调动单位,又显得不够灵活。另外,没有足够多的中低级武官,军队基层的稳定性也会较差。

林缚直接增加了相当于后世连队的哨队设置,又以三哨队(九都队)为一营,多余出来的一都队兵马直接打散,将战斗素质较差的士卒编为专门的哨队炊事兵、马夫、救护兵以及传令兵,每一营又专设哨官挑选三十名擅骑术的精锐负责斥候侦察之事。如此一来,每营还是保持六百卒的编制。

此外,林缚又设总哨官一职,总领左军五营斥候以及传递信报之事,总哨官自然由归来的吴齐担任。

林缚不单将编制层次细分,还将军中兵种尽可能的细分,貌似管理变得更复杂,实际上在一切都条例化之后,能让指挥武官从繁琐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更专注于战事。兵种细分,也能使训练或特殊兵种的培训变得更有针对性,毕竟行军打仗涉及到诸多专门性技能,而普通人成为专才容易,成为通才极难,效率也会大打折扣。

林缚对左军五营如此大规模的改动,很多地方是直接借鉴后世的连排队编制及三三制经验,周普、吴齐、敖沧海等人对这些都感到很陌生。由于林缚的五卒新编队法在集云武卫及狱岛武卒等小股精锐战力的训练中已经获得很大的成功,所以他们也能容易接受林缚此时对左军五营的改动。

林梦得此次从德州带回来两百多匹口外骏马,林缚将之优先分给各营的斥候。即将面对的是东虏骑兵,左军五营以步卒为主,本来行速与机动性就差,要是斥候力量再弱,将会十分的被动。多下来几十匹都用来加强第一营的骑兵。

一天时间里,林缚带着林梦得、吴齐熟悉左军五营的驻军以及编制调整后的武官及训练情况,到十一月二十七日,进济南城见楚党核心人物之一的东闽总督岳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