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81章 再回县城(第2/2页)

李延庆呵呵一笑,“老汤的消息总是很灵通,时辰不早了,我们出发!”

四辆牛车列队成一行,浩浩荡荡向县城方向驶去……

在经历了连续几天让人累得筋疲力尽的忙碌后,各种乱七八糟的杂事终于结束了,他们的求学生活开始步入正轨,但很快,新入学的生员们又茫然起来。

县学读书和他们小学堂完全不是一回事,小学堂有一个师父从早到晚盯着,要练字,要默经,要读书,要背诗,完不成就要挨打,逼着他们像头牛一样拼命耕作,一时一刻都停不下来,而进了县学后,从前的学习方式都统统消失了。

县学一共只有八位教授,却有五百多名生员,每个教授有固定的场所,他们会在前一天让人把次日要讲的内容贴在饭堂门口。

至于生员们爱来不来,爱听不听,与他们无关,他们只管讲授经文,也不会布置什么功课让生员们回去做,更没有考试,只有极少数特别优秀的生员,教授才会叫去书房单独答疑。

县学散漫自由的氛围是对生员意志的一种严峻考验,生员们若想要考上州学,只能靠自己奋发读书,加倍努力。

但十几岁的少年正是懵懵懂懂,向往着无拘无束,而县学散漫自由的氛围使很多孩子都渐渐变成了脱缰野马。

但也有不少孩子一心想靠读书摆脱命运,他们并不因为县学的散漫而放松,相反,他们更加发奋刻苦。

进入县学不久,生员们开始迅速分化了,走上不同的求学道路。

对李延庆而言,县学只是他求学路上短暂的一站,他将参加年底的发解试,他很快便沉静下心思,开始发奋攻读,张显也是一样,他们的师父知道县学的散漫,便早早给他们定下了奋斗目标。

但岳飞却比他们更加勤奋,有时候夜很深了,李延庆和张显屋子的灯已熄灭,而另一盏却亮着,灯下,岳飞依然在全神贯注地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