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大一统(第2/15页)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北线的突厥被隋朝的离间之计搞得四分五裂,压力不复存在,而随着隋文帝励精图治,隋朝的政治经济,也都有了蓬勃的发展,到了此时,杨坚依然在示弱,他的策略,就需要换两个字——骄敌。

杨坚之所以要小心翼翼的祭出“骄敌”之计,是因为,“北强南弱”虽然已成定局,但是,历史无数次证明,优势并非等于胜势。

最直接的例子,莫过于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淝水之战。当时苻坚在王猛的辅佐下已经统一了北方,兵势强盛,而南方的东晋建国未几,偏安一隅,实力远逊前秦,然而,淝水一战,“北强南弱”却就此作古,前秦元气大伤,很快灭亡,而初时凄凄惨惨的东晋,却因此而站稳了脚跟。

血的教训写在历史书上,杨坚不想重蹈覆辙,他认为,要想击败一个对手,最好的办法,是让这个对手自己灭亡自己,这就是他“骄敌”之计的核心。

杨坚能达到目的吗?要回答这个问题的人,必须是陈叔宝本人了。

典型昏君

陈朝是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从陈霸先,到陈蒨,再到陈顼,他们都时刻不忘这一点,时刻励精图治,以求进取。然而,陈叔宝同志,却并没有经历过艰难的创业期,所以,对于国家的危难,他也没有切肤的体会,而随着杨坚一而再再而三的示弱,他膨胀了,疯狂了,要毁灭了。

公元584年,在薛道衡出使陈朝后,陈叔宝得意之余,开启了他的亡国之旅,第一步——大兴土木:

是岁,上于光昭殿前起临春、结绮、望仙三阁,各高数十丈,连延数十间,其窗、牖、壁带、县楣、栏、槛皆以沈、檀为之,饰以金玉,间以珠翠,外施珠帘,内有宝床、宝帐,其服玩瑰丽,近古所未有。每微风暂至,香闻数里。其下积石为山,引水为池,杂植奇花异卉。

然后就是第二步——声色犬马。

陈叔宝有很多的宠妃,有名有姓比较知名的如下几位——张贵妃居结绮阁,龚、孔二贵嫔居望仙阁,并复道交相往来。又有王、李二美人,张、薛二淑媛,袁昭仪、何婕妤、江脩容,并有宠,迭游其上。

陈叔宝对政事毫无兴趣,但也得承认,他的兴趣也谈不上粗俗,这么说吧,他是个文艺青年,文学发烧友。为了探讨文学,陈叔宝甚至还让宫女中有文学才华的充当“女学士”;而他的宰相江总同志,则是不管政事,每天跟孔范、王瑳等文士十余人,跟皇帝在后花园游玩,高兴了便要吟诗作赋。而且,在探讨文学的过程中,陈叔宝同志是充分发扬了“民主精神”的,从不以大欺小,以上凌下,一切本着“好就好,不好就要批评”的原则,严格淬炼自己的文学造诣。

当然了,《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同志,似乎不太理解陈叔宝的“民主行为”,十分“陈腐”的给此定了性——无复尊卑之序,谓之“狎客”。

陈叔宝同志对文学的热爱简直是无时无刻,平时喝酒的时候,都要以此助兴——上每饮酒,使诸妃、嫔及女学士与狎客共赋诗,互相赠答,采其尤艳丽者,被以新声,选宫女千馀人习而歌之,分部迭进。其曲有《玉树后庭花》、《临春乐》等,大略皆美诸妃嫔之容色。君臣酣歌,自夕达旦,以此为常。

接下来就是第三步——任用奸佞。

陈叔宝有个最宠幸的嫔妃,叫做张丽华,这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呢?

贵妃发长七尺,其光可鉴,性敏慧,有神彩,进止详华,每瞻视眄睐,光采溢目,照映左右。善候人主颜色,引荐诸宫女;后宫咸德之,竞言其善。又有厌魅之术,常置淫祀于宫中,聚女巫鼓舞。(会做人的美女)

上怠于政事,百司启奏,并因宦者蔡脱儿、李善度进请;上倚隐囊,置张贵妃于膝上,共决之。李、蔡所不能记者,贵妃并为条疏,无所遗脱。因参访外事,人间有一言一事,贵妃必先知白之;由是益加宠异,冠绝后庭。(会做事的才女)

张丽华无疑是个美女兼才女,长得漂亮不说,还会做人,会做人不说,还会做事,要搁现在,绝对是顶呱呱的女强人。只是有一点,张丽华聪明归聪明,却没有用到正道上,这位“女强人”,将心思用在了如何擅权舞弊上(宦官近习,内外连结,援引宗戚,纵横不法,卖官鬻狱,货赂公行;赏罚之命,不出于外。大臣有不从者,因而谮之。于是孔、张之权熏灼四方,大臣执政皆从风谄附),于是,后世给她的评价,也就只能是老套的四个字了——红颜祸水。

陈叔宝还有三大宠臣,一曰孔范,这家伙的特长呢,叫做拍马屁,而且是文绉绉的拍马屁——上恶闻过失,每有恶事,孔范必曲为文饰,称扬赞美,由是宠遇优渥,言听计从。群臣有谏者,辄以罪斥之。

后世对这样的人物,也有专门的一个词概括——“文妖”。

如果仅仅是拍马屁,倒也还好,问题是,这位孔范同志,还特别不知天高地厚,老认为老子天下第一,文武全才,世间无匹,他曾经在陈叔宝面前自夸:“外间诸将,起自行伍,匹夫敌耳。深见远虑,岂其所知!”陈叔宝貌似还不太信,找了第二宠臣施文庆,施文庆同志看到是孔范,觉得得罪谁不能得罪这位老兄,于是点头称是,其他人更是频频点头,于是,天下第一能臣就这样诞生了。

如果仅仅是吹牛,那倒也还好,要命的是,孔范同志还真以为自己文武全才了,而且,还真就让武将们难堪了——自是将帅微有过失,即夺其兵,分配文吏;夺任忠部曲以配范及蔡征。于是,造成了极大的恶果——文武解体,以至覆灭。

那么,这位孔范同志,是不是真的如他自夸那么有才呢?以后我们就明白了。

二曰施文庆,这是陈叔宝在太子时期的宠臣,他的特长,是记忆力非凡——中书舍人施文庆,颇涉书史,尝事上于东宫,聪敏强记,明闲吏职,心算口占,应时条理,由是大被亲幸。

三曰沈客卿,他是施文庆推荐给陈叔宝的,同期被推荐的人还包括阳惠朗、徐哲、暨慧景等人,但是,说到被宠幸,那还是这位沈客卿。

沈客卿的特长,跟后世的和珅一模一样,就是能弄钱,挖地三尺,也能给皇帝弄出钱来瞎折腾——旧制:军人、士人并无关市之税。上盛修宫室,穷极耳目,府库空虚,有所兴造,恒苦不给。客卿奏请,不问士庶并责关市之征,而又增重其旧。于是以阳惠朗为太市令,暨慧景为尚书金、仓都令史,二人家本小吏,考校簿领,纤毫不差;然皆不达大体,督责苛碎,聚敛无厌,士民嗟怨。客卿总督之,每岁所入,过于常格数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