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争议的君王,最具争议的登场(第2/31页)

什么是“朝”呢?简单说,这个字只有一个用法——就是臣子面君。太子倒确实是“君”,但是,他还只是“储君”,未来的“君”,所以,杨坚的言下之意是——杨勇这小子,这么快就等不及想登基吗?

礼部官员太常少卿辛覃立即出列:“于东宫是贺,不得言朝。”(大臣们去东宫是“庆贺”,不能说是“朝见”。)

辛覃是个聪明人,知道杨坚生气了,这事儿闹大了,搞不好,朝廷将有一番腥风血雨了,大家伙的日子不好过了,以此,为了息事宁人,辛覃立即给事情转了性,轻轻把“朝”字搬开,换了个字——“贺”。

这个“贺”字,就相对随意一些,太子作为国之储君,在冬至这么大的节日,大臣们去看一看他,恭贺一下节日,也说不出个不对来。

很显然,辛覃的心思,是一肚子的“大事化小”,最好就尽快把这事儿给“葫芦”了,含含糊糊的过个关,但是,很可惜,辛覃面前的这位皇帝,乃是中国历史上最能较真的皇帝,没有之一,所以,想“葫芦”过去,没那么容易!

杨坚兀自不依不饶,当即就把辛覃的“贺”字打了回去,严肃指出,要真是“贺”,就应该是三五成群,或者十数几人,随情来去,但是现在呢?太子府先发了请帖,然后大臣们准时准点一起抵达,席间,太子还“法服设乐以待之”,这能说是“贺”?然后,杨坚给事情定了性——“东宫如此,殊乖礼制”。

辛覃无语了,大臣们所有人都无语了,大殿之内死一般的寂静,大臣们一阵阵头皮发麻,等着杨坚大发雷霆……

但是,杨坚并没有发飙,他只是颁布了一封诏书:礼有等差,君臣不杂,爰自近代,圣教渐亏,俯仰逐情,因循成俗。皇太子虽居上嗣,义兼臣子,而诸方岳牧,正冬朝贺,任土作贡,别上东宫,事非典则,宜悉停断。

(礼制有等级差别,君主和臣子不能混杂,只是到了近世,圣贤的教化逐渐衰落,任情增减,因之遵循而成习俗。皇太子虽然是国之储君,但在道义上,仍是臣子位份,而各方官吏,在冬至前往朝贺,以土特产作为贡品,另外又去东宫,这事不符合典则规范,应该立即全部停止。)

大臣们都是精明人,这封诏书一出来,大家都长出了一口气。为啥呢?

因为,这封诏书的第一句话,是留着余地的一句话,给大臣们找了个“爰自近代,圣教渐亏,俯仰逐情,因循成俗”的台阶,意思是,你们做事情,虽然不合规矩,但看在“圣教渐亏”的份上,还有情可原。

而第二句话,虽然指出“事非典则”(不合规矩),但是,对这件事的处理,却也显着轻拿轻放,只是要求“宜悉停断”,换句话说,是“下不为例”的意思。

大臣们在朝堂上出了一身冷汗,然后,就可以暗念“侥幸过关”了。

事情结束了没?看着是结束了,但实际还没有结束。

之所以说“看着是结束了”,是因为此事到此为止,杨坚再也没有进一步追究;而之所以说“实际还没有结束”,是因为过关的只有大臣,而事件的另一方,这顿饭的东道,太子杨勇,并没有能过关。

之所以说杨勇没有过关,是因为杨坚对他没有任何表示。

如杨坚这样的人,没有表示,就是最坏的表示。

中国人是个很奇妙的族群,表达亲近的方式,往往不是“和颜悦色”,而恰是“声色俱厉”。所谓“和颜悦色”,则代表着另一层意思——生分。如果既不是“和颜悦色”,也不是“声色俱厉”,而是“没有表示”,那就意味着麻烦大了。

后世的蒋介石,就是个喜欢训斥属下的人,但是,但凡被蒋介石训过的人,出来后无不喜形于色,因为啊,这说明老蒋看重他们,搞不好,要升他们的官了。反过来说,如果在出了大事之后老蒋没反应,那就意味着,事情大条了。

举个例子。在民国年间的“蒋桂之战”前夕,桂系老大李宗仁制造了“湘案”,不经中央批准,就把亲蒋的鲁涤平驱逐出了湖南,完事之后,李宗仁还一脸无辜,表示自己身处南京,不知其详,准是属下不听命令,乱搞一气。

原以为会火冒三丈的老蒋,在此时却出奇的平静,最后处理此事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对于李宗仁,老蒋写了封信给他,表示知道他跟此事无关,就不必自请处分了;而对于“乱搞”的胡宗铎等人,老蒋的处理居然只是“交由监察部议处”,所谓“议处”,就是可以“处”,也可以“不处”……

莫名了吧?但是,后来的事情证明,这只是老蒋撒下去的一把迷魂散。就在李宗仁把心思放在湘案上,左思右想还是想不出老蒋为何如此时,老蒋出手了:先是用150万大洋策反了桂系二号白崇禧手下的唐生智旧部,白崇禧本人九死一生才躲过一劫;而后用人格作担保,把桂系重要盟友、坐镇广东的李济深骗来了南京,随即将其监禁;再然后又利用桂系内部的省籍矛盾,收买了桂系大将李明瑞;再再然后,李宗仁就只能躲到西贡避风头了……

所以,老蒋的所谓“没有表示”,其实是为他的“大动干戈”做准备,这个“没有表示”,远比他气急跳脚、大骂“娘希匹”可怕的多。

杨坚的“没有表示”,同样异曲同工,他的目的,是“大动干戈”。

果不其然,很快,杨坚做出了第一步——他命令选拔宗卫侍官,将其中强健勇敢的,挑选进入“上台”宿卫。

杨坚突然要加强自己宫殿的警卫,这不免让人觉得奇怪,于是,有大臣就来表达不解了。这位大臣是这么说的:“若尽取强者,恐东宫宿卫太劣。”

此人说的有道理吗?自然是有道理的。杨坚自己要保证安全,杨勇何尝不要?但是,杨坚是怎么回应的呢?四个字概括——话中带刺。

杨坚“作色”回答:“我有时行动,宿卫须得雄毅。太子毓德东宫,左右何须强武?此极敝法,甚非我意。如我商量,恆于交番之日,分向东宫上下,团伍不别,岂非好事?我熟见前代,公不须仍踵旧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