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伍子胥的故事(第4/8页)

楚平王一听,更加生气起来。本来老子是在质问你,让你还有个承认错误,重新做人的机会,哪知你反倒批评起老子来。你以为你当了个班主任,是个光荣的人民教师,你就可以随便批评人了?告诉你,你可以批评任何人,但绝对不能批评老子。现在老子宣布:把反革命分子伍奢逮捕法办。

当然,他不只是想把伍奢逮捕法办,他的最终目标是把他的儿子逮捕法办。

于是,他派城父司马奋扬过去把太子建杀了。

奋扬却很同情这个小屁孩,接到命令后,先让人去通知太子建,然后自己才慢慢走过去。等他到太子建那里时,太子建已经跑了。

如果只是太子建一个人跑掉,后面的故事仍然不精彩。后面故事的精彩是因为另一个人跟太子建一起跑掉。

这个人后来是历史上有名的牛人之一。伍员伍子胥。

费无极看到现在的情节全按他预期的发展,楚平王连他儿子建都毫不犹豫地要干掉,像干死一个仇人一样,所以再让这个老大干掉伍氏全家那是一点儿问题也没有的。他对楚平王说:“大王啊,你肯定知道,伍奢的两个儿子很有水平。现在把他们的老爸被捆在这里,他们要是跑到吴国去,以后咱们的麻烦就会比天还大。”从费无极的这个话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出,费同志的智商确实很高。

楚平王说:“怎么能把他们叫过来?”

费无极说:“对这两个人我了解得最清楚。他们的人品都很不错。咱就利用他们这一点,对他们说,只要你们回来,我们就放过你们的老爸。”从这个话中,我们更加可以看出,这个费无极的做法跟个劫匪绑票没什么差别。

楚平王这时也不想想,一个国家元首,居然采取劫匪的惯用手法去对付明知人品超好的人,对于楚国而言,还有什么形象?但他这时只听费无极的话,而不想别的事。这哥们在这方面还花了一些工夫。他并不直接派人去叫伍奢帮忙传话,让伍奢把两个儿子叫来,说伍奢要是能叫他们过来,伍奢命就可以继续。而是决定派使者过去,请那两个帅哥来。

伍奢的两个儿子一个叫伍尚,另一个就是伍子胥。

伍奢说:“伍尚很厚道,即使知道过来送死,他也会来。可伍子胥是绝对不来的。”

楚平王不信,仍然派人过去叫两人过来救他们老爸的命。

兄弟两个听到使者的话后,就开了个紧急的会议。最后,伍尚做了分工,由他去送死,让伍子胥逃跑,以后为他们报仇。

于是,伍尚就主动过去给人家逮捕。那个执行逮捕行动的使者只看到伍尚出来,于是又去抓伍子胥。

可当他发现伍子胥时,也看到其手里的弓箭,而那张弓已经被拉得满满的,那支锋利的箭头正对着他的心口。这家伙虽然想立功,但他更知道,伍子胥不光脑袋比他聪明,而且肌肉也比他发达,要真跟伍子胥硬碰硬,是碰不过的。

于是,就只好让伍子胥逃走了。

逃亡路上

楚平王抓到伍尚之后,伍奢说:“伍子胥逃了,以后楚国的这些人都会败在他的手下。”

楚平王和费无极不信。他们心想:你还想拿这个话来威胁我们?你威胁吧,我们先把你搞定了。于是下令开铡。

伍子胥逃跑之后,知道太子建现在在宋国,马上就跑过去追随他。这时宋国高层正乱成一锅粥,大家都在你打我杀。你想靠这样的国家帮你,那就太傻太天真了。

于是,两人又跑到郑国。

郑国的领导人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可太子建的水平也不怎么高,他觉得郑国的国力仍然不怎么样,还是投靠晋国好。

于是,他们到了晋国那里。

那时是晋顷公当老大。这个晋顷公并不像他的前任那么厚道,正一心一意地想把郑国抹掉,但却找不到机会。这时看到太子建来了,知道郑国对太子建信任得要命,就跟他商量:“你能不能给我们做个内应,帮我们把郑国搞定?搞定郑国之后,那里就是你的封地了。”

太子建那时头脑非常简单,根本没有想到,晋国是什么样的国家?灭了郑国之后,能把那块黄金地皮送给他?他马上就答应了,然后又跑回去准备当内奸。伍子胥劝他不要玩这个把戏,但他不听。这哥们儿做事很不严谨,他的这个计划,让身边的工作人员都知道了。当然,身边工作人员知道了,也不是什么大事。可坏就坏在,他因为一些私事生气起来,要杀一个身边工作人员,而且也只是光在嘴里喊喊,没有立即行动。那个家伙听说老板要拿下他的人头,当然不会在那里等死,于是逃了出来,然后去开展告密工作。

郑国得知后立马把太子建抓起来,杀死。

伍子胥知道真不能在郑国呆下去了,紧急带着太子建的儿子胜狂逃出来。

这时,不管是楚国还是郑国,都把伍子胥列为A级通缉犯,到处张贴他的画像要捉拿他。

他跑到昭关时,被守关的官兵发现。那些官兵一见,知道发财的机会就在眼前,立马对他开展逮捕行动,他好不容易逃脱出来,跑到江边。

这时前有大江,后有追兵。

伍子胥望着滚滚长江东逝水,听着后面的大喊大叫,以为自己这次真的完了。

哪知,却没有完。

江上突然出现一条船,船上还有一位老船长。老船长看到伍子胥那个样子,知道他现在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于是就让他上了船。

那帮追兵杀到江边时,伍子胥他们已到江心了。

老船长送伍子胥到对岸后,伍子胥很感激这个老船长,于是解下身上的佩剑送给他。但老船长却拒绝了这个礼品,说:“现在楚国到处通缉你。我要是把你送给他们,我得到的赏金要多得多了。”

这就是史上有名的伍子胥过昭关典故。后来很多人在这个故事里面不断地加料,有的说他,他一夜之间头发全部变白;有的说,他是在大名医扁鹊先生弟子的帮助下,对他进行了一次整容手术,使他安全过关;有的说,他过江之后,那个老船长看到他已经很饿了,就叫他在大树下等,他过去弄点吃的东西来。伍子胥先在大树下坐着,后来又怕老船长忽悠他,去叫官兵来捉拿他,因此就躲到芦苇里。过了不久,那个老船长果然拿了很多东西过来。老船长见大树下没有人,就知道伍子胥同志已经躲了起来,而且是躲在芦苇里面的,便在那里大呼唤:“芦中人,芦中人,岂非穷士乎?”叫了很久,伍子胥知道老船长确实是个厚道的老人,这才出来。老人问他为什么要躲。他说:“性命属天,今属丈人,岂敢有嫌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