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陈胜吴广起义(第2/6页)

二世当场“然之”,然后就叫赵高制定法律,带头贯彻落实。宗室里谁犯了事,都交给赵高处理,杀与不杀,全由赵老师定罪量刑。当然,赵老师从来都是严格执法的。才几天时间,就有十个公主在杜县被分裂肢体而死。

赵高并没有在严厉处理了胡亥的十个同胞姐妹之后就停业,而是继续本着严格执法的原则,不断把运动扩大化,抓的人越来越多。

没几天,二世的三个哥哥又被赵高抓住,关在内宫。二世派人去向他们宣布,说他们该死,请配合使者执行死刑。

将闾不服,说:“请把我们的罪行详细说出来。好让我们死得心服口服。”

可那个使节却牛得很,直接就说:“我的任务不是来跟你们讨论的,而是来要你们的命。”

将闾一听,知道自己这个弟弟杀起哥哥们儿来,是不需要理由的——即使捏造一个罪名的时间都不肯花了。你摊上这么一个弟弟,那你真的该死了。他大叫了三声“天啊”,然后又大声说“我没有罪”。跟着他的两个弟弟在那里痛哭了一场之后,拔剑自杀。

其他兄弟一看,将闾不但人品好,而且有水平,从不干违法的勾当,更没有发表过什么对二世不利的言论,现在居然被逼自杀,看来我们都难有活路了。

公子高本来想跑路,可又怕自己跑了,整个家里的人都会被杀。这哥们儿虽然怕死,但关键时刻还是有点舍己为家精神的。他考虑再三,为了全家人的性命就牺牲我一个人吧。

他给敬爱的皇帝弟弟上书,说以前老爸还健康时,他对我太好了。我一到宫中,他就请我吃饭。我一外出,他就派专车接送。平时不停地赐给我衣服、宝马。老爸这么爱我,我本来就应该跟着他进入骊山的坟墓陪他。可我以前思想不觉悟,硬是没有跟过去。现在我决定去陪他老人家。请陛下不要阻拦啊。

二世一看,心情大爽,马上把赵高叫来,把这个信给他看,问:“这算不算走投无路?”

赵高说:“现在他们担心被执行死刑都还来不及,哪有时间去考虑造反的事啊。咱们的计划成功了。”

二世立刻给公子高划拨了十万钱作为埋葬费,算是表扬了他的高度自觉性。

这些潜在的反对派全部杀光、摆平了,可以放心地玩了吧?

当然可以。

你还记得阿房宫吧?秦始皇虽然花了很多年修建这座历史上有名的宫殿,但还没有彻底竣工,他就先死去了。二世全面继承了他老爸的政治遗产,同时全面继承了老爸穷奢极欲的生活作风。他就宣布继承先帝的遗志,举全国之力,再修阿房宫。

这哥们儿虽然杀了很多兄弟姐妹,但仍然底气不足,怕人家打过来。于是,就把五万部队调到咸阳来,为他保卫首都。为了丰富军营生活,他还让这些咸阳卫戍部队的所有战士都要学会射御。学习射御,需要很多马和狗。这些动物以及五万人,每天消耗的口粮很多。二世怕供应不上,就下了个命令,从各郡县里调拨上来。把这些粮草送到京城,又要花好多人力物力。他怕运送的人一边运一边吃,估计粮草还没有到首都就已经被运输队吃光了。因此,他规定,运输队的队员们,都得自带干粮。而且还严令,咸阳三百里内,任何人都不能以任何理由动用这些粮草。

你想一想,经过秦始皇这么多年的折腾,大家都已经累得直不起腰了。好不容易嬴政同志死了,大家以为这个暴君一完蛋,大家的新生活就会来了。哪知,这个二世比他的老爸更加残暴,简直成了始皇残暴的升级版,而且估计这个版本将不断地升级下去,谁还受得了?

大家都觉得受不了了。

只有造反了

最先觉得受不了的就是陈胜和吴广两个人。

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的七月,这两个史上标志性的人物终于冒泡。

当时,一支九百号人正紧急往渔阳方向行军。这九百号人的队伍包括陈胜、吴广在内,都是贫苦人民。史书上说他们的家庭成分是“闾左”。

闾左是什么意思?

告诉你,闾是当时最基层的单位,相当于现在的村民小组,二十五户为一闾。有钱的人家在闾的右边,贫下中农都挤在闾的左边。所以,你如果被称为闾右,那就恭喜你了。你要是被安排到闾左,那就肯定是个身无分文的穷人。

在很多人心中,去当兵吃粮,也许能解决闾左人员的肚皮问题,应该是好事一件。可是在秦朝,你去当兵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上级发文下来,要求你们某月某日一定要赶到某个地方当兵,你们就一定要按时间到达。如果迟到一秒,你的脑袋就完事。

陈胜、吴广他们的这支队伍,接到命令之后,就急忙撒开脚丫子狂奔。可你是知道的,他们赶路的这个时期,正是雨季。老天爷没完没了地下着雨,你一天在大雨滂沱当中,能跑多少里?

上级领导是很会算的,而且上级领导在计算路程和时间时,只会考虑天数,一般是没有时间去考虑天气情况的。你碰到下雨,那是你倒霉。你想保住脑袋,你就得克服困难。

很多困难说克服是很容易的事,但真正碰到,是克服不了的。

陈胜、吴广觉得再怎么赶路,即使从今天起,不睡觉地跑,也不能按时跑到渔阳了。到时,肯定是大家的脑袋都被砍下来,咕咚地落在坚硬的地板上。

两人在雷雨交加的黑夜里,推算完之后,知道自己真的要死了。

可他们不愿死。

最后,两人一咬牙,反正也是死,为什么一定要把脑袋送到渔阳给他们砍?现在天下的老百姓早就恨这个秦朝恨得要死。咱们带个头,估计跟上来的人会越来越多,说不定真的可以把这个腐朽残暴的秦朝打倒。

两人这么一估计,觉得造反这个事业还真有前景。

在这个黑暗的雨夜,陈胜和吴广突然觉得前头光明无限起来。

反正都是死,为什么不拼一拼?

这两个人虽然是草根人士,但并没有鲁莽行事。他们还是很讲策略的。人家成立个小公司,都还挂个招牌,而出来造反,招牌更加重要。你如果没有招牌,几百号人到处乱窜,人家只会把你当土匪看待,没几天就彻底完事。而且这种招牌绝对要老字号,而且要很响亮。

他们经过反复论证,觉得目前既响亮又实用的招牌有两个:一个是扶苏,一个是项燕。

扶苏是二世的死对头,而且这哥们儿的名声向来很好。现在给二世弄死了,连他们这些底层百姓都天天在同情他。拿他当旗号,号召力会很大。项燕是楚国最后的将领,抵抗秦国最坚决。关于项燕,现在有很多八卦,有的说他战死了,又有人说他其实是跑路了,等待时机出来报仇。反对秦朝就得找到一个秦朝的死对头来做广告。项燕符合这个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