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荆轲刺秦王(第4/5页)

荆轲一看,这个少年犯的脸色一变,立马把刺秦王的双保险变成了一个人的战斗。秦舞阳来的负面影响还没有到最后就已经显现。

但他仍然不动声色,到现在只有靠自己了。

他从秦舞阳手里拿过地图,一步一步地接近了嬴政。

荆轲先把木匣子献给嬴政。

嬴政打开一看,呵呵,果然是樊於期的人头。

说到这里,真不知道荆轲和姬丹是用什么防腐手段,让樊於期的脑袋到现在仍然保留着鲜活的面容,让嬴政一望就认得出。但史书只讲嬴政看到被砍了几个月后樊於期那颗还栩栩如生的脑袋,却没有把那个保鲜秘方记录下来。

最后一步是看地图。

荆轲在秦王的面前慢慢地把卷着的地图打开。

嬴政顺着荆轲的打开顺序,慢慢地看着。

突然,一道寒光一闪,嬴政突然看到地图上居然有一道刺目的闪亮。这不是匕首是什么?

嬴政确定自己不是眼花,那确实是一把锋利无比的匕首。

使者原来是刺客。

嬴政很机警,立马知道这个荆轲不是来向自己献地图的,而是来要自己的命的。立刻跳了起来。这一跳,跟荆轲预想的情节偏差太大。

他急忙抓起匕首。

但还是迟了一步。

他左手还是抓住了嬴政的衣袖,然后匕首向嬴政的胸口刺去。如果是平时,嬴政注定完蛋了。

可嬴政这时突然超水平发挥,力量特别大,猛然一甩,居然把那个衣袖扯断了。

嬴政跳到后面的屏风,然后要逃离现场。荆轲拿着匕首向他追过去。

嬴政看到这哥们儿身手很快,要是这么往前跑,肯定跑不过荆轲,便往大殿的铜柱那里绕过去。荆轲当然也追过去。

两个人就绕着柱子你追我赶。

此时,朝堂上有大批官员,也有大批侍卫,但大家都在那里干着急,触目惊心地当着专业观众。原来,秦国有个规定,没有秦王的口头命令,谁也不准上殿。这些人都是遵纪守法人士,哪敢上前去?而且你如果贸然抢上前,人家都已经把大王干掉了,最后某些政敌还会抓住把柄,说你是刺客的同行,到时不但你完蛋,你整个家族也完事。所以,还是当观众好。你不上,我也不上,谁也不上,到头来谁也不用负责。

嬴政从没有遇到过这样的突发事件,这时性命悬于人手,也吓得六神无主,那张嘴只是不断地喘着粗气,却没有下令侍卫上来抓刺客。于是,只好以铜柱为中心,不停地转,转到什么时候算什么时候。

这时,有个医生来了。 这个医生手里拿着药袋子,看到荆轲追得太猛,便把药袋子向荆轲砸过去。

这个药袋当然不会把人砸伤,但荆轲还是用手一挥,把袋子拨开。

就这么一缓,嬴政又逃了一步。

嬴政本来还想逃。他不逃他就得在那里等死。

可有人突然叫了一声:“大王,你有宝剑啊。”

嬴政一听,差点对自己大爆粗口起来,自己背着一把宝剑,居然到现在还没有发现。宝剑比匕首长多了。

他随手拔出宝剑,向前一砍,砍中了荆轲的腿。

荆轲站立不稳,倒在地上。

到了这时,那把天下最锋利的匕首已经完全丧失作用。

嬴政死里逃生,这时终于转危为安,又上前举剑向荆轲砍去。

荆轲仍然没有彻底绝望,他把那把匕首当飞刀向嬴政投过去。嬴政闪过,飞刀从嬴政的耳边飞过去,打在桐柱上,擦出火花,然后落在地上。

这时,荆轲手里没有了兵器。嬴政冲上前去,又在荆轲的身上连刺几剑,这才罢手。

此时,荆轲虽然血流满身,但他仍然很清醒,数得出这个嬴政已经在他的身上砍了八剑。

他不再动弹,苦笑着面向嬴政,说:“我没有早下手。是想先逼你退还燕国的土地。”

他的话一说完,那些卫土才冲上殿来,乱刀砍下,把荆轲砍死。

那个少年杀人犯秦舞阳老早就瘫软在那里,侍卫们毫不费力就杀了他,死的时候连个声息也没有。

到了这时,你终于可以彻底看出杀人犯与侠士的差别了。

荆轲的故事此到结束。在战国几个著名刺客中,荆轲大概是最受后人推崇的,但他是最失败的。

后来,陶渊明说他失败的原因是“惜哉剑术疏”。也就是说,荆轲空有刺客的精神,但杀人的业务有点菜,最后居然在离秦王很近的地方,还给秦王逃走,然后反击成功,自己功败垂成。

这话可能很有道理。而且荆轲估计对自己的业务有点不自信,否则,他就不会等那个聂盖了。于是很多人就想,如果姬丹不那么着急,能够等到聂盖的到来,两人一起到秦廷当中,联手刺杀嬴政,肯定应该成功了。

于是,很多人又觉得,如果这个计划成功,秦始皇就此死去,中国历史会是另一个模样。燕国不会被灭,战国继续精彩。

这些预测很能让人产生很多的联想。然而,即使秦始皇死去,秦国也绝对会继续强大,燕国同样会被灭掉。

只是那一段历史的细节会是另一个模样。秦始皇死了,得益的绝对不是燕国,而是嬴政国内的政治对手或其他人士;不管是谁上台,这位初即位的领导人一定会把罪行推到燕国的头上,然后迅速发动伐燕战争。以燕国的实力,被快速消灭是情理之中。他要是不高举伐燕报仇大旗,他就不是一个合格的秦王。而秦国死掉一个最高领导人,也就是挂了一个国家元首而已,国力一点没有受损。而秦国还有王翦、李斯这样的牛人在支撑,国内高层发生动乱的机会基本不存在,国外敌对势力又有谁能突破王翦的虎狼之师?

太子丹只是个很有热情的搞事者,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人物。这哥们儿本来爽歪歪地去当人质,想靠着以前的关系得到秦王的关照,哪知,到了秦国,嬴政不把他当一回事。这哥们儿就耍起公子爷的脾气,居然逃跑了——人质逃跑,本身就是一个严重的国际事件。

他回到燕国之后,就一心一意想着去杀掉秦王,要回自己的面子。当然,如果能搞出一套富国强兵政策来,然后与秦国对决,最后把秦国打败,那是很对头的。可他居然只想到派出一个刺客,跑到咸阳去把秦王刺死。玩的是黑社会的做法。

他却不知道,黑社会的做法只能在黑社会那里行得通,却不适用于国际社会。他天真地以为,当年曹沫用一把宝剑把齐桓公劫持,逼迫他把鲁国的土地退还鲁国。可现在的形势跟当时的环境一样吗?当时,管仲只是想让齐国称霸,满足曹沫的要挟,那是为了在政治上加分,化被动为主动,把负面影响变成正能量。既救回齐桓公的命,也向外界释放出齐国是讲诚信的一个国家的信息。而现在秦国根本不需要这个诚信的帽子。你惹他,他打你,你不惹他,他同样打你。即使你把土地献给他,他仍然打你——除非你把所有的土地证都交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