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吕不韦的生意经(第3/7页)

秦昭襄王虽然这段时间以来内心时时都在愤怒的恶劣状态之中,但看到天下共主在自己面前下跪请求从宽处理,心情也爽了起来。

周朝建立到现在,也有八百来年。 几个世纪以来,他们号令天下,谁也不敢怎么样。尤其是前面那几个世纪,大家每年都得带着本国土特产向他们进贡,谁不进贡,他就可以摘谁的牌。即使后来他们弱了下去,尤其是东迁之后,说的话基本不怎么管用了。但几百年的品牌还在,大家可以轻视他们,但不能无视他们。

楚王问九鼎时,给他们一顿抢白,最后也只有虎着脸回去,非但讨不到便宜,还给人家当笑话讲了很多年,算是把脸丢到家了。后来秦武公虽然也去看鼎,但不敢做得过分,仍然得把他们当一回事。

而现在,周王朝的最高领导人老态龙钟地跪在自己的面前,自己以此来宣告一个有着八百年历史的王朝正式结束。秦昭襄王心里哪能不爽。

随着周赧王那双膝盖一着地,周朝到此走下历史舞台。

秦昭襄王绝对不是仁慈的君主,但他仍然没有对这个百岁天子怎么样,让他起来之后,又放他回去。东周那里还有一块地皮,你就在那里继续你的生活吧。

周赧王步履蹒跚地回去了。只几个月后,这个长寿的天子终于死去。

秦昭襄王敢于把周王朝从历史舞台上抹掉,绝不是仅仅想取得一个胜利,或是制造一次心理上的快感,而是有他的考量的。

就目前这么多势力而言,周王朝绝对是最贫穷落后的地区,也是最没有实力的团体,几乎谁都可以搞定他。但这些国家没谁打周王朝的的主意,仍然是因为那张招牌的作用。秦国要灭掉周室当然也是容易的。但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搞定周室呢?

开始秦昭襄王并没有这个想法,直到周赧王出面号召大家合纵。这伟大的号召发出之后,诸侯们连口头响应也没有。秦国知道,这个周王朝的招牌效应已归零。他就试着把部队部署过去,果然没哪个诸侯出头来为周王朝讨个公道,哪怕强烈谴责一下也没有。

秦昭襄王知道,周王朝连招牌作用也没有了。于是大手一挥,大兵开过去。周王朝应声而灭。周王朝的灭亡,对秦国是有很大利益的。首先,中原诸侯国原来都是这个王朝任命的,只要它的旗号还在那里飘扬,诸侯国总还有个法统依据。如果碰上哪个牛人,以这个法统为依据,号召大家出来,共同对付西方少数民族的野蛮侵略,说不定真的又把六国联合起来了。那时,秦国的麻烦将是无比巨大的。灭了周王朝,把这条路全部堵死。同时,也把各国狠狠地震慑了一下——周王朝都向老子行下跪大礼了,你们算什么?

另外,周王朝重新启动合纵程序,这是犯了秦国的大忌。现在灭了周室,秦国可以借此向其他六国大声宣告,谁敢再启动这个程序,老子就先打谁。

大家看到秦国真的太强悍了,刚刚在邯郸城下蒙受巨大的损失,不过几个月,又到处出兵,霸气逼人,弄得六国集体郁闷。

当然,不止六国郁闷。

范雎也进入了郁闷期。

别了,范雎

本来,范雎过得还不错。郑安平投降了,秦昭襄王只是搞了个纪律处分,仍然让他当全体大臣的带头大哥,继续威风凛凛地生活着。

可接下来,那个王稽又搞了一个里通外国的勾当出来。这个家伙以前冒着得罪魏冉的风险范雎他带到秦国来,然后又把他推荐给秦昭襄王,使得他成为这个时代最猛的牛人。王稽对他之恩,跟那个郑安平也没有差别。

后来,范雎拜相之后好长一段时间,王稽仍然当着那个外交官,连半格级别也没有被提拔,就去找范雎大人,说了一大堆话,要求范雎把他提拔一下。

这个要求很合范雎的性格。

范雎立刻请秦昭襄王任命王稽为河东太守,当了地方第一把手,整个河东那么多纳税人的钱,全由王稽同志使用。

本来,这个太守也不算太大。如果王稽老老实实地干着,什么事也没有。哪知,这哥们儿觉得搞里通外国的勾当很刺激,就派人到处跟六国进行洽谈,搞得有声有色。

秦昭襄王知道后,不生气才怪,于是,下令把王稽抓起来,直接“弃市”。

王稽一弃市,范雎就很难受了。因为按秦国的法律,他同样承担着巨大的责任。

秦昭襄王虽然没有追究范雎的责任,但范雎已经很害怕了。

当然,事情闹到这个地步,说秦昭襄王不生范雎的气,那是假的。

有一天,秦昭襄王上朝时,那张老脸不悦之情形于颜色,然后不住地叹气。

作为头号大臣,范雎看到这个情形,就必须问一下为什么了。

秦昭襄王说:“现在啊,武安君死了,郑安平和王稽都叛国投敌。咱们秦国内无良将,外有敌国。所以,我很郁闷啊。”

只要神经正常的人一听这话,就知道秦昭襄王这话是在埋怨范雎。因为,害白起的是他范雎,而把那两个叛国投敌的哥们儿隆重向老大推荐的也是范雎。范雎的所作所为是什么?不是全干着对秦国有害的事吗?

范雎更加害怕了。他的口才天下无双,当年齐王仅仅听到他的名声就无偿送给他金子和美酒。可现在他也没有办法向秦昭襄王说出什么话来了。更没有想到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个人才问题。请问,你还能找到白起那样的牛人吗?只怕你再等一百年也找不到啊。

范雎到了这时,不但没有办法解决秦昭襄王的人才问题,连他自己的命运都没有办法掌控了。

如果他继续这样下去,恐怕不用多久,他就必须去跟商鞅见面了。

因为你打开秦国的人才史,哪个牛人到了这个地步,还能活着下台?

范雎再次陷入人生中最为黑暗之时。

有人却从这个黑暗中看到了光明。

当然,这个光明是人家的光明而不是范雎的光明。

这个人叫蔡泽。

蔡泽这时在燕国,正处于自谋职业阶段。

这哥们儿向来以那些前辈说客为榜样,从小就游学各地,然后就到处去推荐自己,但都没有成功。有一次,他看到一个叫唐举的看相先生,就去找他帮自己看相,看看自己这个相貌能不能带来好运。

他问唐举:“听说你给那个李兑看过相,你当时对他说,一百天之内,你会掌握大大的权力。是有这事吗?”

唐举跟所有看相先生一样,即使没有这回事也会说有这回事,当时就说:“当然有啊。”

蔡泽说:“那你帮我看看,这相貌过得去吧?”

唐举仔细看了看他那张脸,好像每一寸肌肤都不放过一样,然后又后退几步看他的全身,这才认真地说:“先生鼻孔朝天,鼻梁内塌,肩膀高耸,又配了个罗圈腿。人们常说,圣人不在其貌,说的就是先生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