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30章 昭武八年(第2/3页)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赵润并未征辟田讳到雒阳仕官,但齐人那边似乎也担心日后被“雒阳”这个魏国权利中枢所排挤,因此,田讳举荐了管重、鲍叔、冯谖三人前来雒阳任职,希望这两位贤才能挤入雒阳这个魏国的权力中枢,为齐人谋取一些福利。

这对于赵润而言,倒是颇为意外的惊喜。

毕竟据他所知,管重乃是毫不逊色介子鸱的贤才,尤其是在提高国内经济这块颇有心得,赵润相信管重能很好地辅佐介子鸱。

至于鲍叔,这位贤才的品德其实更高于他的能力。

在经过深思之后,赵润决定让管重先在户部任职,在过几年后视情况将其招到内朝,而鲍叔,则被赵润安置在吏部,赵润相信吏部是最适合安顿鲍叔的官署,因为鲍叔的品德决定他绝对不会在公事上徇私,而其兢兢业业的态度,又足以应付吏部的繁重政务。

至于冯谖这位说客,那就更简单了,直接丢到礼部就是了,与范应、唐沮二人为同僚,共同负责出使他国这块。

魏昭武八年二月,魏王赵润派唐沮再次前往临淄,正式任命乐弈为北海守,立刻着手整顿齐国残余的军队,为日后攻伐楚国做准备;又下令设“临淄府”,由前齐国上卿高傒担任府正,治理整个齐境。

不过没想到的是,当魏使唐沮抵达临淄的时候,却忽然得知高傒已在去年冬季病逝,于是便改命田讳担任临淄府的府正——毕竟魏王赵润在文书中清楚写明,若高傒遭遇不测,则有田讳继任。

在得到了魏王赵润的正式任命后,以田讳为首的齐人总算是松了口气。

相比之下,被任命为“北海守”的乐弈,更多的却是感动。

毕竟北海郡正是齐国此前最富饶的郡土,乐弈曾以为他只是暂代郡守之职,君主赵润日后会再派其余的将领或者臣子,没想到,魏王赵润却直接任命了他,甚至于,还将整顿齐国残存军队的事宜也交给了他。

纵使乐弈生性淡漠,此时此刻亦不免心生“士为知己者死”的觉悟。

春季,田耽、田武、田恬、仲孙胜、东郭昴、邹忌、闾丘泰、纪宓等一干暂时交出了兵权的前齐国将领,在安顿到家人后,一同前往魏国的都城雒阳,觐见魏王赵润这位新的君主。

三月上旬,田耽一行人抵达了雒阳,得到了魏王赵润的召见。

在这众人当中,赵润最熟悉的莫过于田耽。

在“四国伐楚”战役中,二人皆是当时齐王吕僖任命的副将,彼此暗下较劲,最终,因为赵润最先率军攻入楚国的都城寿郢,赢得了与田耽的赌约,而得到了田耽的将旗——这面将旗,目前还摆放在赵润的个人收藏中。

但除了这次合作,他俩更多的则是以敌对的立场出现,比如当年在“宁阳”的对峙,再比如“诸国伐魏”时。

不过相比较赵润的感慨,相信田耽才是更感慨的那个。

因为他最初见到赵润时,赵润还只是稍稍崭露头角的魏公子润,一晃二十几过后了,曾经相互较劲的对手,却成为了君臣,这让田耽颇有些尴尬。

“听说你还试图逃到楚国……就这么不希望投身朕的麾下么?”

见田耽表情尴尬,赵润微笑着打趣田耽道。

田耽欲言又止,不知该说些什么。

不可否认,在他心底,对于投降魏国、归降魏王赵润这件事的确心存几分抵触,一方面是因为他当年与赵润同为齐王吕僖的副将,且关系很好,这让他不想在赵润麾下任职;二来,他在赵润手中吃了好几场败仗,自然抹不开脸面。

尤其在宁阳对峙的那一回,赵润那可是彻彻底底地将田耽给耍了,让田耽因此颜面大损。

仿佛是猜到了田耽的心思,赵润笑着说道:“莫非还在懊恼朕当年在宁阳‘不告而别’?”

可能是赵润接二连三地玩笑与揶揄,减轻了田耽心中的尴尬,使得田耽最终鼓起勇气将“陛下”二字叫了出口,表明愿意归顺于这位魏国君主。

对于田耽的归顺,赵润并不感到意外,毕竟田耽并不像韩将李睦那样死忠,他还是一个对于名利颇为执着的人,在明知大势已去的情况下,他自然会做出明智的选择。

而除了田耽以外,赵润最重视的,当然就是田武、田恬父子了。

让赵润颇为遗憾的是,田武的父亲、齐国老将田骜,在前几年于鲁国抵挡楚将项末、项培的战争中受了伤,在齐楚战争结束之后不久,便撒手人间,实在颇为可惜。

当然田武也很勇猛,唔,但也仅仅只是勇猛而已,论谋略,还是不如田骜、田耽,说白了就是像赵疆、伍忌、姜鄙、蔡擒虎这一类的勇武之将,作为将领统率军队阵前厮杀绰绰有余,但若是叫他们制定战略,那就远远不足了。

至于其余的仲孙胜、东郭昴、邹忌、闾丘泰、纪宓等一干齐将,说实话没有几个能让赵润记住名字的,倒不是说这些将领都不合格,说到底只是他们被田耽、田武等几人给比下去了而已。

但不管怎么样,这些位仍然是优秀的将领,赵润相信,这些位将领能定能在日后他魏国与楚国的战争中,取得优异的战绩。

在逐一安抚、称赞了这一干将领后,赵润便命宫内准备了酒席,既是给这些位将领接风,亦是作为他们投身魏国的欢迎。

鉴于得到了魏王赵润的重视,田耽、田武、仲孙胜等一干旧日的齐将,总得来说心中还是很高兴的。

几日后,赵润命田耽担任“琅琊守”,又命田武作为田耽的副将,作为日后攻伐楚国的先锋之一。

其实说实话,在攻灭了齐国之后,魏国无所谓接下来打楚国还是打秦国,但赵润个人还是倾向于打楚国。

原因有三:

其一,楚国失去了齐国这个盟友,且至今仍未从秦国手中夺取巴蜀,一旦魏楚开战,楚国军队的粮草是绝对不足的。

其二,楚国在接连失去了寿陵君景舍、邸阳君熊商、西陵君屈平、上将项末、项娈等一系列的统帅与将领后,国内已经找不出有能力指挥“魏楚战争”的统帅。

不用想也知道,日后魏国与楚国开战时,楚军的主帅十有八九是新阳君项培,即曾经被桓虎打得狼狈不堪的新阳君项培。

然而在如今的魏国,桓虎虽说亦是优秀的将领,但论能力绝对排不上前三,毕竟还有乐弈、田耽、司马尚、许历、燕绉等等。

至于其三,那就是楚国的国情,导致其国内的楚人对国家的忠诚度并不是那么高。

尤其是近两年因为楚水君献上的练兵之策,使得楚国国内频繁发生抓壮丁的事,平民的怨愤已经累积到了一个不可估量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