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2章 卫国内乱之始(一)(第3/3页)

“……”

卫王费有些吃惊地看着公子玠,很惊讶于这个儿子居然能讲出这番有理有据的道理来。

而事实上,这些话只不过是公子玠照搬了萧鸾的陈述而已,以萧鸾的眼界与心智,当然是看得一清二楚。

卫王费仔细琢磨着公子玠的话,越想越觉得有道理:赵润与卫瑜是表亲又怎样?卫瑜的行为明显对魏国有害无益,纵使赵润再顾念表兄弟的情谊,也不会容许卫国当真脱离魏国附庸国的事情发生吧?

如此一来,剩下的阻碍就只剩下本国国内……

然而即便如此,卫王费还是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而此时,公子卫玠又说道:“儿臣这边倒是有个主意……”

说着,他低声对卫王费说了几句,听得卫王费连连点头。

主意很简单,无非就是利用王权去打压而已——趁公子卫瑜目前不在卫国,收缴了后者筹建的那几支军队,若是后者无从,卫王费便大可以君父的立场去指责卫瑜。

卫费即是君、又是父,卫瑜即是子、又是臣,儿臣不从君父的命令,那就是忤逆、就是不孝、就是以下犯上——这盆污水若是泼在卫瑜头上,纵使卫瑜如今在卫国声望极高,怕是也会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

“好计策!好计策!”

卫王费连连称赞,有些不敢相信地说道:“玠儿如何想出此等妙计?”

卫玠面色讪讪,勉强挤出几分笑容。

因为这个计策,根本不是他想出来,而是化名公宜的萧鸾为了想出的计谋。

事不宜迟,次日,卫王费就借口公子卫瑜直掌的那几支军队编制混乱,派出几名将领前往整顿——事实上,整顿事假,借机排除那几支军队中忠于公子卫瑜的将领,安插忠于他卫王费的人才是真。

别看卫王费在卫国民众心中颇为昏昧,但在国内贵族势力中,卫王费却仍有不少人拥护,其原因就在于卫王费虽然不治国事,但是对待国内贵族却颇为宽容,反观公子卫瑜,却时常为了民心而损害贵族阶级乃至王族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除非是那些跟公子卫瑜一样抱持着使国家日益强大目的的世家或者个人,否则,那些注重利益的贵族阶层,多半是不愿支持卫瑜的——谁肯去支持反过来会损害他们利益的人呢?

数日后,卫王费派出的几名将领,就来到了公子卫瑜势力目前的主城,东郡“无盐”。

当得知这几人到来的目的后,卫公子瑜麾下大将“夏育”起初感觉十分纳闷:好端端的,卫王费怎么会有闲情派人过来助他们整顿军队呢?

考虑到王命难违,夏育选择了配合,顺从地交出了虎符,将军权交给了那几名魏王费派来的将领。

没想到,仅仅一日之间,军中的骨干将领便有十几人被撤职,对此夏育简直感觉莫名其妙。

要知道那十几名被撤职的武将,虽然大多都是游侠出身,没什么文化,但对卫国、对公子卫瑜却是忠心耿耿,而且作战勇敢,是难得的勇将之才,岂能不分青红皂白就被撤职?

当日,那十几名被无缘无故撤职的将领,跑到夏育面前告状。

夏育暂时安抚了他们,因为这会儿他也摸不着头脑。

直到短短两日后,待等那几名卫王费派来的将领,将公子卫瑜一系的将领撤的撤、贬的贬,同时又无缘无故提拔一些往日并不出彩的低级将领,甚至于,干脆从外面调人,夏育渐渐就看出端倪了:这帮人根本不是来助他们整顿军队的,而是想借机窃取军权。

夏育的部将们,叫嚣着想给那帮人一点颜色看看,但夏育却制止了他们。

说实话,夏育并不担心军权被卫王费一系的那几名将领窃取。

在魏国,纵使是得到了虎符,也没有人能从当初的肃王、今日的魏王赵润手中窃取鄢陵军、商水军的军权,只要赵润出现在这两支魏军面前,他本身就能起到虎符的作用——因为威信摆在那里。

而卫公子瑜手底下的这几支军队亦是如此,纵使卫王费派来的那几名将军撤换了将领层,但只要卫瑜一句话,甚至是他夏育一句话,那几名卫王费派来的将军,根本无法号令军队中的一般士卒。

关键在于一点:卫王费想做什么?他为何要窃夺自己儿子的兵权?

思前想后,夏育觉得自己一方人马在有所行动之前,还是先派人通知此刻身在魏国大梁的公子卫瑜为妙,因为他觉得,这件事恐怕没有那么简单。

数日后,参加完“诸国会盟”,正准备返回魏国的卫公子瑜,便收到了麾下大将夏育的书信。

这个变故,让他暂时放弃了立刻返回卫国的打算。

因为很明显地,他父王卫费正在打压他,而且力度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强烈,在这种情况下他卫瑜返回卫国,那么势必就会引起双方的冲突,而在他心底,他还未想好如何处理与其父王卫费的关系。

忽然间,他想到了一个人,即他的表弟赵润。

他想听听表弟赵润对此的看法。

再者,若他想要成为卫国的王,赵润这个表弟的态度亦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