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44章 驱虎吞狼(第2/2页)

但事实上,这两者有什么最根本上的区别么?

其实没有,这都是魏国的对外扩张而已。

但不可否认,因为有了“大义”,占据了“道德”的至高点,这就使得魏国吞并该小国变得名正言顺。

这就是中原国家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事实上绝大多数的君王都想对外扩张、问鼎天下,但碍于仁义、道德方面的舆论,只能将大义作为对外扩张的遮羞布。

但三川、巴蜀这些地方的人,却没有中原国家所推崇的仁儒思想,他们做事要更加干脆直白:侵略就是侵略,我拳头大,打赢了你,你就是我的奴隶。

因此,奴隶制在三川、巴蜀、北地等地十分常见,根本不像中原国家,其实恨不得抓几百万奴隶来建造国家基础设施,却碍于世人的评价、舆论的评价,假惺惺地不承认奴隶的存在。

而事实上呢,在中原国家,哪怕是在魏国,似家奴这样的奴隶形态比比皆是。

“奴隶制啊……”

想到此事,赵弘润颇有些踌躇。

人,奴役人,这是非常野蛮的行径,赵弘润也支持这个观念。

可问题就在于,奴隶制是羱、羝文化中的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曾经一度被羱、羯两族奴役的羝族人,也逐渐被羱族同化,摇身一变从过去的奴隶变成了奴隶主。

奴隶,这是三川部落在发展过程中势必会出现的产物。

随着小部落逐渐演变成大部落,族内的杂物事越来越多,还指望那些自我感觉越来越优越的族人像以前那样去劳动?痴心妄想!

这就跟魏人在发达后,也会置办几处房产,购入一些家奴打扫院子、办理琐事一样。

别惊诧,在这个时代,这种现象才是“常理”!

而若是强行抵制这种现象,只能说,你这是在这个时代为敌。

这也正是赵弘润在提到“释放奴隶”后,在座的羱、羝诸部落族长们一个个面色怪异的原因,毕竟魏国也是“拒绝承认有奴隶存在”的中原国家之一。

在沉思了良久,赵弘润好似自言自语般说道:“奴隶,亦是财富之一。”

这句话,等同于默认了奴隶制的继续存在。

听闻此言,那些时刻关注着这位肃王殿下神色的诸部落族长们,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

也难怪,毕竟包括魏国在内,诸中原国家内的士人们,一直视“奴隶制”为荒蛮未开化的蛮夷的丑恶行径。

一个小插曲所导致的紧张瞬间烟消云散,在场所有人其乐融融地商量起赵弘润所提出的“最后一场胜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