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娶新妇寄存货物(第3/5页)

黄茂林也拱手,“王家二哥回来了!这是要往哪里去?”

王存周笑了笑,“我只是路过,你们这是要去哪里?”

黄茂林眯着眼睛对他笑,“明朗要娶亲了,我们去给岳母帮忙!”

王存周沉默了一下,半晌之后嗯了一声,“那你们去忙吧,我先回家去了!”

双方别过,整个过程中,梅香一句话没说。

黄茂林若无其事从梅香怀里把慧儿接过来,两口子一路说笑着去了韩家。

梅香平日不怎么打听外头的事情,黄茂林却知道很多。

王存周始终过不了院试,后来,他到县里找了一家商行做账房,总算有了安身立命的本事。

但他年纪大了,说亲事却有些难。王存周的阿娘赵氏对媳妇又百般挑剔,年纪大的不要,长的丑的不要,家里姐妹太多的不要,嫁妆太薄的不要。

就这几个不要,生生把王存周拖成了二十岁的老光棍,王存周年龄越大,赵氏越不肯服输。

也就今年春天,终于有人给王存周说了一个能让赵氏看得上的儿媳妇。

这姑娘就是那家商行掌柜的外甥女,今年十六了,长得不赖,家里条件也不差。

黄茂林曾经很是好奇,这姑娘按说条件不差,怎的就看上了王存周?黄茂林三天两头去县里,没费多少劲就打听清楚了。

好家伙,这姑娘原来私底下和人相好过。那相好原是个戏子,长得冠冕堂皇,却一肚子坏水。只想勾搭的姑娘和他好上了,然后父母给一份丰厚的陪嫁,从此他就能靠着婆娘的陪嫁过日子。姑娘见他长得好,又满嘴甜言蜜语,顿时把什么规矩都抛到了脑后。

被父母发现时肚子里都怀上了,父母一碗药把刚怀上的孩子打了下来。

姑娘怀孩子的时候才十五岁,也没人能看得出来。无非就是忽然精神不济,过一阵子又好了。

王存周对外说定过亲,因八字不合又退了,迟迟未有合适的。掌柜的一听就上了心,外甥女的事情他也知道,亲妹妹托他帮忙寻摸。

掌柜的一见王存周就相中了他,年纪大一些也无妨。在掌柜的撮合之下,双方定了亲。

赵氏得了个这么好的儿媳妇,顿时热闹的整个平安镇都知道了。梅香略有耳闻,并不放在心上。王存周如何,早就和自己没有关系了。

平安镇的人自然不知道那姑娘的底细,但县城里,只因那戏子嘴巴不严,有不少人都知道他把人家黄花大闺女弄大了肚子。

黄茂林听到了许多闲言碎语,但他只是听一听,回来后并没向任何人多说一句话。

如今自己和梅香过得好,那管他王存周娶了什么样的婆娘!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梅香不想惹事,赵氏却仍旧不肯放过她。

王存周上个月才定亲,赵氏觉得小儿子终于找到个可心意的儿媳妇,又年轻,又漂亮,还是县城里有钱人家的姑娘,把那韩家母老虎甩出了五条街去!

赵氏开始到处炫耀自己的儿媳妇,话里话外无非是当然自己有眼光,及时退掉了母老虎,若不然哪里有现在这样好的亲事。

这些闲话就像长了翅膀一样,很快就飞遍了平安镇。

叶氏本来正在准备儿子的亲事,无意中听到了两耳朵,顿时气的饭都吃不下了。

黄茂林的消息更灵通,一听见赵氏话里话外编排梅香,他立刻把那姑娘和戏子的风流韵事传了出去。

赵氏听到后,如同晴天霹雳!她立刻质问王存周,姑娘可是有不妥?

王存周平日里只顾着干自己份内的事情,并没有去打听太多,且他如今对娶妻之事并不抱太多幻想。

院试两次落榜,让王存周曾经梦想中的官家小姐红袖添香的场景成了泡影。这次定亲,他感觉自己终于完成了一项任务,阿娘也不用再整日咒骂。

赵氏有没有打听到姑娘的实际情况,黄茂林并不清楚,他也不想去操心此事。王家如何与自己并无关系,但谁也不能中伤梅香。

小镇上每天都不缺新鲜事,赵氏的闲言碎语很快就被淹没掉。叶氏后来听到了王家儿媳妇的闲话,暗地里呸了两口,活该!

既然流言已经平复下去,叶氏自然不会到女儿面前传话,黄茂林就更不会说了。杨氏不敢说,如莲香等人只有帮着痛骂赵氏的,也不会传这种流言。从头到尾,梅香毫不知情。

街头的一次偶遇,就如同树上掉了一片叶子一样简单,连灰尘都没打起几个,很快就被黄茂林和梅香抛到了脑后。

忙忙碌碌准备了一个多月,明朗成亲的一应事宜终于都预备妥当了。

梅香是明朗的亲姐姐,从头到尾一直在帮忙。成亲当日,韩氏族人都到镇上来了,学堂里的学子们都放假回家去了。

有一些家长还跑来送了份礼,喝了杯喜酒回家。

各路亲戚都来庆贺,外面有韩文富、韩敬奇和黄茂林操持,内事有苏氏、周氏和梅香帮衬。

正日子那一天,叶氏坐在上首,穿了一身新衣裳,受了两个新人的礼,激动得热泪盈眶。

玉茗的嫁妆看起来不多,分量却极重。

县城的商铺一间、学堂的宅子一栋,金首饰四件,银首饰若干,压箱银子十两,其余衣裳被褥也比较多。

折算起来,总有个一二百两银子。

成亲的第二天,新人见礼,叶氏特意把女儿叫了过去,让两个新人给姐姐姐夫行礼。

办过明朗和玉茗的婚事之后,秦家人又在平安镇逗留了几日,等小夫妻三日回门过后才走。

叶氏想到玉茗一个人远嫁而来,娘家人都离得那么远,定然是十分不舍。怕她难过,叶氏每天都带着她,一起说说笑笑,也分散一下精力。

每天上午,周氏送菜过来之后,叶氏让玉茗带着兰香和两个丫头一起收拾,自己在倒座房招呼上门打油的客人。

玉茗刚开始对家里油坊里的事情一窍不通,有时候叶氏上午有事情,兰香又小,玉茗偶尔也会去照应照应。

头一次玉茗应付了两个打油的人之后,叶氏满口夸赞,“我还想着你怕羞,故而从来不叫你去倒座房,没成想你竟然做的不错。”

玉茗笑着回答叶氏,“这是咱们家的事情,我既然嫁过来了,阿娘忙不过来,我岂能袖手旁观。我虽然不如阿娘做的好,那些瓶瓶罐罐的还没弄明白,多做几回也就清楚了。”

叶氏见儿媳妇能干,成亲没多久,就开始把学堂里做饭的事情交给了她。

玉茗很欣然的接过了这个任务,明朗在学堂做先生,她是师娘,合该给学生们做饭。从小她就看着阿娘一直给学堂做饭,如今轮到她自己,再没有半点不适应。

原来玉茗小的时候,干家务活不是特别利索。自从定亲以后,秦太太和秦大奶奶开始好生教导她操持家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