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上门借人(第2/2页)

后世的孙享福可是荆州地区人,他出门,不管是南下,还是北上,必走一条高速公路,那就是随岳高速。

所以,他从随州路过,在当地吃饭的次数,简直无法计算了,这里可是我国著名的银杏和食用菌之乡,特别是这里产的香菇,那可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主要农产品之一,洪山鸡炖香菇这道菜,几乎是孙享福在随州吃饭,每次必点的菜式。

而随州芽茶,可是地里标志保护产品,湖北十大名茶之一,在茶叶到处都是的后世,它都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何况是在这个茶叶产出不大,市场紧俏的时代。

孙享福本以为自己跟他讲过这些东西,他上任了之后,一定会做,谁成想,他是个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货,可真真是把孙享福给气着了,可气到后来,孙享福不气了,在他看来,李元景不需要武媚娘,李元昌才需要,到时候,让她做九垸商会在随州的负责人,最好把李元昌架空了,让他在那边混吃等死算了。

“原来,当地方官,应该学习的是这些,老夫,今日算是受教了。”等孙享福歇了口气之后,长孙无忌朝孙享福拱了拱手道。

他任职地方官的经历可不多,在扬州算是一次,不过那主要是去接手豆酱作坊,今天,是确实长见识了。

孙享福回了一礼道,“一地父母官,就要为民做主,这个做主,可不是把自己当成他们的主人,受他们供养,让他们无条件的听话,而是需要有经营思想,想办法将他们带入到更好的生活当中去,而如何才能有这样的经营思想呢?多关注社会信息,至少要知道,市场上缺什么,什么东西值钱,自己有什么,是不是能迎合市场,像九垸县这种原本就是荒滩,筑成之后,除了田地,什么都没有的地方,都可以引进一些技术来做产业,搞发展,何况是像随州这样,本就有数十种特产的地方,以当下我大唐各方面的技术水平,发展其实并没有那么难,用心去把它做大,就绝对穷不了。”

孙享福说到这里,长孙无忌又想到了自己此来的目的,再度开口道,“想必,农学院这些毕业生,是了解这些土特产的价值和种植之法的,不知,正明可否将他们借给老夫,放心,待遇绝对等同官员,到了明年科举过后,老夫可以直奏请陛下,取中,并且直接让他们任实职。”

长孙无忌开了口,李恪,李元景,李元昌三人,也是用期待的眼色看着孙享福,这些农学院毕业生,可是经过几年比较系统的农学教育,比他们这些只跟着孙享福在民学课上零零散散听些粗浅理论的学生,水平高了可不止一筹,有他们在,治下的农业生产,可是完全不用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