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李世民的算盘(第2/2页)

等孙享福发了一会愣之后,孙大力又道,“那个,还有个事情,我得跟你说说。”

“什么事情?”

“朝廷下季来拉粮食,可能不会支付现金。”

“这是为何?有海外百万矿工为大唐提供金银,朝廷的进账可不少,不会差咱们这几十万贯吧!”

孙大力答道,“钱,朝廷自然是不差的,但是,朝廷还有其它的目的,就是安民,所以,到时候,会以劳工来抵偿。”

“什么意思?朝廷准备将那些印度人迁到山南道来?”孙享福有些意外的道。

“咱们这边可以开发的垸田这么多,产出又这么高,陛下不动心思才怪。”孙大力有些无奈的道。

虽然劳工可能为九垸县贡献更多的经济价值,但终究没有真金白银来的实在。

倒是孙享福,愣神了片刻之后,才道,“这样可能更实在,不过你得通知各县,提前做好百姓的思想工作。”

金银的大量流入,就会导致其一定程度的贬值,而劳动力,却是实实在在,永远不会贬值的东西,这些被迁过来的劳工,肯定都是青壮,在当地劳作几年之后,再安置下来,就可以直接作为熟手农夫,为朝廷产出粮食,李世民的算盘,打的不可谓不响。

“那行,我这就去安排,对了,我听隔壁几县反馈回来的消息,他们今年下季的水稻种的也不差,若是丰收了,一定会过来感谢你,秋收之后,咱们九垸县可能会比较热闹哟。”

“呵,不过是想多听我讲几堂课而已,回头我会对应他们各县的学习阶段,针对性的讲一段时间的,对了,过几天,我让人送一些图纸给你,是关于县城修建那些高层建筑的设计图,还有一些新式民居的设计图,等张纯派过来的工程队到位了,你给在百姓中间推广推广,我觉得,像一号院这边的百姓,家里人口多了,原先的砖瓦平房,已经不够住了,该是修建更大,更舒适的楼房的时候了,各家现在都具备这个财力。”

“得嘞!我回头我摧摧张纯赶紧派人,可不能做了工部的高官,就忘了咱们这些老兄弟。”

修建楼房,不仅能提升居住的舒适度,还能大量的节省用地空间,以现在一号院这边平均每户三个以上孩子,还在不断增加的现状,原先的那些四房民居很快就会不够住,不提早想办法解决,到时候百姓们就会用自己的办法解决,就可能会出现乱用地的现象。

当然,孙享福要推进这些东西的原因,是给目光并不长远的百姓们,树立一些看的见的新目标,免得他们小富即安,越来越懒惰,后世的新农村,那家那户还不得起个干净整洁的楼房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