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新劳动管理和税收制度(第2/2页)

这就是公民制度实行的另一大好处了,他会让老百姓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调整就业,不会像以前一样,把大家框死在一块土地上种地,有些土地确实很贫瘠的地方,你再怎么种,产出都不会大,这就会让这个地方的百姓穷了一代又一代。

这种现象,在大唐全国各地都大量存在,在一个连田地里种什么,都是由官府说了算的时代,百姓根本没有选择的权力。

现在,如果关中也像善阳这样实行这一套税收政策的话,朝廷在农税方面损失的,在工税这边就可以补回来了。

看到了一个非常完美的解决税收问题的办法,让李世民险些都忘了自己找孙享福要说的事情了,等许敬宗来衙门找孙享福汇报工作的时候,李世民才想起问孙享福,他此前所说的全军大比的开幕式,是个什么章程。

“陛下,臣准备将许刺史去泰安城的人马延迟到十天后再出发,因为西域的胡商团队,和高昌王子麴智盛,都想和他同行,咱们正好借机邀请他们观看开幕式,以及大比前几天的比赛,让他们把三年后,定襄将举行天下第一运动大会的一些消息传到西域去,让西域诸国的王宫贵族,也对这个比赛升起兴趣,带人来参赛,只有让更多的人愿意来咱们大唐,咱们大唐的经济,才会更加繁荣。”

闻言,李世民觉得靠谱,然后道,“既然将他们多留了几天,也不能让他们白白的遭受损失,比赛期间,多让人送一些你们北地特产的瓜果小食给他们,朕可是知道,你们北地新田里种出来的瓜果,比关中熟田的收成还好。”

说到这个,孙享福就听出了李世民语气中酸酸的味道了。吃醋也没有办法啊!河套地区土地肥沃,腐殖层深厚,可不是关中那些被耕种了千年的土地能比的了的,这可不是他在种植技术上藏了什么私。

进入八月上旬,瓜果类的农作物开始成熟收割,每天都有大量的新鲜瓜果被农夫们拉到城里的商铺售卖,李世民来衙门之前,就沿街买了几块来吃,由于这里的昼夜温差大,瓜果普遍比关中种出来的还甜,幸好这边的瓜果成熟的晚,此时,关中的瓜果已经吃过了季节。不然,李世民都担心关中的瓜果会被北地的瓜果冲击到滞销。

比较让他恼火的还有棉花的产量,北地的棉花物长的都像棵小树一样大,棉桃明显比关中的棉花物上多好多,这同样是棉花,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

孙享福觉得自己必须得就此事作出一番解释,不然,真被误会了就不好了,道,“陛下,现在您看到土地贫瘠和土地肥沃的差距了吧!依臣看来,关中的土地,应该更大规模的退耕休养,给咱们的后世子孙,留下更多的空间。”

孙享福说到后世子孙,倒是叫李世民想起了今天孙得寿来孙府说的一个事,这才告诉他,苗圃那边蓝莓种苗的事情,孙得寿终于忙完了,而且,虞秀儿从长安让人送来的一封信,现在正在孙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