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和冯盎的合作(第2/2页)

“呵呵,那是以前,越公可知,在下从长安而来,沿路用了多少时日?”

“一月还是两月?”

孙享福摇了摇头道,“算上在洛阳和扬州停留的差不多三天时间,总共不过十余日也。”

“你们那艘船竟然如此之快?”冯盎有些惊讶道。

“没错,不但快,而且载重大,一次可运送万石货物,往返长安岭南一次,顶多月余时间。”孙享福笑道。

“如果能配上你们这样的快船,倒是能够盈利不少。”冯盎有些意动道。

“光靠运输倒卖,盈利还是太少,我这次带过来的工匠,在长安的时候就研制了一套新式的制糖之法,如果越公能够在岭南设立工厂生产新糖,在下负责包销,所得之利咱们五五开,就越公刚才运出去那些钱,在下有信心一年之内赚回来。”孙享福又顺势道。

“老夫名下也有制糖作坊,可做不到一年盈利数万贯。”冯盎有些不信道。

“在下制的新糖,跟您以前制作的糖可不是一个层次的,别的不敢说,至少可以比长安的盐价贵一倍,当然,名义上,整个糖产业都是您名下的,这份产业,我不想让陛下知道。”

孙享福眼神中带有深意道。

冯盎闻言将眼睛眯起,看着孙享福打量了半天,才道,“若是你真的能救治我岭南那些患大肚症的百姓,这个忙,我帮了。”

“呵呵,越公这可不是在帮在下的忙,是在帮岭南所有百姓的忙,相信在下,一旦咱们展开合作,岭南之地,三年之内,整体富裕程度,可赶超关中。”孙享福闻言松了一口气笑道。

“三年之内,赶超关中?你可真能说,把咱岭南的甘蔗卖光了也不可能吧!”冯盎还是不信道。

“甘蔗制糖,只是其中一样,荔枝芭蕉和岭南其它生鲜瓜果再算一样,稍后在下会有储存运输之法交给越公。最重要的是海鱼和田地产出,在下船上有新式的捕捞网,来时曾在海上试验过,一网下去,随随便便几百上千斤鱼,这些海鱼,只需要晒成鱼干,拉到在下扬州的作坊,就是钱。另外,在下准备去一趟交趾,取些良种稻来,一旦在岭南铺开种植,就算整个大唐都不种粮食,在下也有信心用岭南之粮,养活整个大唐百姓。”

此时的大唐,不过区区一两千万人口而已,凭孙享福的种植技术,自信能够轻松养活他们,这倒不是他吹,实在是岭南的土地太肥沃,适合耕种水稻之地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