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进击的赵括(第2/2页)

原来他刚刚坐着的地方,居然也有一颗脑袋,赵括刚才就一屁股坐在这颗脑袋上。

赵括打量了一眼这颗脑袋,发现这脑袋上还扎着发髻。

这代表着这颗脑袋是戴不上头盔的。

赵括没好气的骂了一声,一脚将这颗秦军士兵的脑袋踢到了城下,然后再次坐了下去。

就在这个时候,旁边突然传来了一个声音:“将军,那是咱的功绩。”

赵括闻声转头,却看着一名年纪和赵括相仿的赵军士兵坐在几丈之外,似笑非笑的看着赵括。

要知道赵军的记功方式和秦军的一样,都是拿脑袋算功劳的……

周围的赵军士兵纷纷将目光投来,发出了一阵哄笑。

赵括脸微微一红,将手里原本提着的那颗脑袋扔到了对方怀中,没好气地说道:“少不了你的!”

士兵嘿嘿一笑,看了看手里的新脑袋,小心翼翼的将这颗脑袋放在身边的地上,然后十分机智的换了个话题:“将军,咱还能守几天?”

赵括信口答道:“本将军也不知。”

“不知?”士兵惊讶的瞪大了眼睛。

赵括转过头来,没好气的瞪了这名士兵一眼:“本将军并无未卜先知之术,如何能够得知?尔等笑什么笑,还不速速回营!”

片刻之后,赵军的士兵们纷纷带着武器走下了城墙,取而代之的则是许多民夫上城,清理尸体,修补城墙缺口。

黑夜降临了。

赵括站在城墙之上,凝视着数里外那个已经亮起星星点点火光的秦军大营。

别看刚才赵括故作轻松的样子,但其实赵括的心中非常的清楚,照这样下去的话,最多两三天的时间屯流程就要陷落了。

赵括不由自主的想起了已经去世的父亲赵奢。

如果赵奢在这里的话,又该怎么样去做呢?

赵括突然想起了自己曾经在父亲笔记之中所看到的一句话。

“为将者,虽至死地,亦不可弃求生之志。”

赵括渐渐的冷静了下来,开始了思考。

过了一刻钟时间,赵括终于下定了决心,唤来了自己的副官:“城中还有多少骑兵?”

副官答道:“三百骑。”

赵括点了点头,眼神之中突然闪过一道杀气腾腾的光芒:“传令下去,命骑兵做好准备,将马匹喂饱,今夜吾要给这些秦蛮子一个好看!”

……

PS:万户以上的县,它的最高地方长官叫县令,万户以下,叫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