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裴旻轰炸式的营销手段(第2/2页)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之涣念着《出塞》,大有感触,道:“裴刺史年岁与我相当,不论功名还是诗坛,皆取得如此成就!枉我虚活二十余载,却一事无成,自当与之看齐。”

一旁的方刚成年的王昌龄也露出向往之色,道:“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是何等的豪气!”他却不知这《出塞》是他十年后的成名之作,只觉得裴旻诗中大意,与他的心声融合,热别崇拜!

王维叹道:“娇陈姑娘,能嫁于如此英雄,真令人高兴。”他口说高兴,心中却一片伤感。

王之涣、王昌龄、王维皆是少年英杰,在洛阳相遇,三王相互引为知己。

王之涣、王昌龄都是边塞诗人,胸中豪情万丈,对于《出塞》这种澎湃的诗句,有着极深的感触,成为了裴旻的小迷弟。

而王维性格多愁善感,他少年神童,才华早显,十五岁便上京城应试。年纪轻轻的他做得一手好诗,工于书画,甚至还有超凡的音乐天赋,有着非人之才,成为京城王公贵族的宠儿。在一处聚会中,听得娇陈的天籁之音。小小年纪情窦初开,心中有着点点奢望。

只是这个念头还未滋生,娇陈以嫁给了裴旻。

王维心中惆怅,得知裴旻如此了得出众,心中不免五味杂陈。

王昌龄道:“裴刺史多次在诗中称赞洮州石砚,我们也去长安一探?一起去看看热闹?”

王之涣眼睛一亮,道:“大善!”

王维优柔寡断,见两位好友都一致认同,也未拒绝,算是默认了。

一时间几乎长安洛阳,乃至于关中河南的文人墨客都将目光聚集在了长安东市一家叫做“洮水奇石店”的商铺。

洮砚在裴旻地毯势的广告轰炸下,未现世而动天下。

五日时间一晃而过!

就在洮砚展示活动开启的这一天,小小的东市汇聚了无数名动一方的士林文士!

什么贺知章、张九龄、包融、王翰、李颀、丘为、王之涣、王昌龄、王维都聚在一起……

若洮砚浪得虚名,今日之后,名声将会臭不可闻,跌落谷底。但是作为中国三大名砚之一,洮砚下墨强于端,弱于歙,发墨强于歙,弱于端,可谓综合了两者的特点,自有所长。何况用于展览的十余块砚台都是老坑挖出来的精品,远非寻常端砚、歙砚可比,用过之人,莫不交口称赞!

洮砚短短的半月间,名动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