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洮砚(第2/2页)

“好!”裴旻毫不犹豫的应诺下来。

面对洮水奇石,几乎所有制砚师傅都放弃了休息时间,挑选自己中意的奇石,参与洮砚的打磨制作。

制作一方砚台需要经过锯石、围璞、磨璞、光身、雕花、打磨、染墨、褪墨、上蜡、退蜡十道繁杂的工序,方能成功。

经过两个月的精心制作,第一块洮砚由制砚大匠冯伟、雕刻大师郑永泰合力完成。

裴旻将洮砚拿在手中观赏,与端砚的漆黑不同,洮砚整体呈现青草绿色,较之端砚更为美观,尤其是郑永泰的无双刀功,将砚台雕砌的优美华丽,仿若碧玉一样。

他对着手中的砚石轻轻呵了口气,砚石中心凝成了一片气雾,以手指抹之,竟有水珠出现。

“好砚,好砚!”裴旻也是精于书法之人,对于砚石有着一定的认识。他所用的端砚,与他手中的这方砚台相比,不在一个档次之内。

冯伟傲然道:“东家可以取墨丸试试?”

裴旻迫不及待的让人取来上好的墨丸,加了点点清水,站直了身子以左手力匀而急缓适中的研磨着。

郑永泰由不觉得,冯伟却是眼睛一亮,心想:“东家如此粗犷豪迈,竟有如这般磨功底。”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以砚为四宝之首,并非没有原因的。

砚石的好坏影响着下墨与发墨,简单说,下墨是通过研磨,墨从墨块在砚台上进入水中的速度。发墨是指墨与水融合的速度、细腻程度。

好砚下墨发墨出来的墨汁如油,能在砚中生光发艳。但下墨讲求快慢,发墨讲求粗细,但往往下墨快的发墨粗,发墨好的下墨慢。所以,下墨发墨均佳的砚极其珍贵。

裴旻手中的这块砚石,正好兼具了这两点。

看着砚台里明明没有冲入油烟墨性的墨,竟然光亮闪着油光,知道自己成功了!

历史上三大名砚之一的洮砚,在他手中出现在历史上!

有了手中的这方洮砚,裴旻心底对于洮砚的推广,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