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指鹿为马(第2/4页)

……世日:吾愿得一郡为王,弗许。又日:愿为万户侯,弗许。日:愿与妻子为黔首,比诸公子。阁乐日:臣受命手丞相,为天下诛足下。足下虽多言,臣不敢报,麾其兵进。二世自杀)。

骄奢无道的秦二世当了两年多皇帝就走完了他二十三年的人生之路。

关于秦二世之死,《史记·李斯列传》的记载与此稍有不同。

李斯死后,赵高被秦二世任命为中丞相,朝中大事小事全决于赵高。赵高知道自己已经权倾天下,于是,某天在朝堂之上献上一只鹿,对着大伙说,这是一匹良马。

秦二世看见这明明是一只鹿,丞相偏偏说这是马,手是,他满腹疑惑地对身边的人说,这是鹿啊。结果,秦二世身边的人都说,陛卞,这是马。秦二世大惊失色,不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连马和鹿都分辨不清。

于是,秦二世急忙召集太卜(专管筮卜的官),让他卜一卦。太卜卜完卦说,陛下祭祀宗庙之时,斋戒得不够恭敬,所以才出现这种现象。要治此病,必须效法古代的圣王。隆重举行祭祀。于是,秦二世赶陕移驾上林苑斋戒。

上林苑是皇家的御花园,秦二世的任务既然只是祭祀,当然有的是时间。所以,他天天在苑中打猎。这一天,秦二世正在打猎,有一位行人从苑中经过,秦二世抓起弓箭一箭将这位行者射死。

赵高知道这件事之后,先让他的女婿咸阳令阎乐上报,不知谁在上林苑杀了人,接着,让阎乐给上林令写了司法文书,要他捉拿凶犯。这是给秦二世传达一个信号,先恫吓他一番。

然后,赵高向秦二世进谏说,天子无缘无故杀人,这是上天严禁的。发生这种事,鬼神都不保佑皇上,上天将会降灾。皇帝应当远离京城和上林苑。于是,秦二世移驾望夷宫。

三天之后,赵,高假托秦二世的命令,让士兵们都穿着白色衣服,手持兵器,杀向望夷宫。

赵高进入望夷宫,对秦二世说,山东盗贼已经杀入关中了。秦二世登台一看,大批穿着白色衣服的士兵围住了宫殿,心里非常恐惧,赵高借机逼迫秦二世自杀(赵高诈诏卫士,令士皆素服持兵内乡,入告二世日:山东群盗兵太至。二世上观而见之,恐惧,高即因劫令自杀——《史记!李斯列传》)。

其实,赵高朝堂之上搞的“指鹿为马”,就是想当面试一试,自己到底有多大权威,看看大臣们还敢不敢说实话。说白了,就是挑战秦二世的权威。

“指鹿为马”事件是赵高展示自己实力的一张试剂,这件事让赵高看到自己对朝臣的控制能力已足以发动第二次宫廷政变。由于此前大规模的杀戮,朝中大臣已经不敢与赵高的权威对抗。所以,“指鹿为马”事件给了赵高极大的信心和力量。

呢?

赵高杀了李斯之后,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为什么还要杀死秦二世权力与避险是他铤而走险的两大原因。

先说权力。

赵高在秦始皇去世之后立即说服胡亥、胁迫李斯发动沙丘政变,目的就是想利用胡亥除掉扶苏,保住的自己地位,进而攫取更大的权力。胡亥登基之后,赵高当上了郎中令,成为九卿之一。但是,赵高并不满足,他还要继续扩大自己的权力。因此,他陷害李斯,最终借胡亥之手杀死了李斯,自己当上了中丞相。所谓“中丞相”就是可以自由出入禁中的丞相。但是,赵高即使当上了丞相,还是不能为所欲为,他的权力还有一个不可逾越的上限——皇权。所以他又进一步伸出魔爪。

再说避险。

自古权力无顶峰。当上丞相,与当年小小的中车府令相比,简直有天壤之别;但是,赵高的仕途还有政治风险,因为在他之上还有一位拥有生杀大权的秦二世。秦二世是天下公认的至尊至上的皇帝,拥有主宰天下的绝对权力,一句话就可以杀掉权势熏天的赵高。对于这样一位皇帝,赵高也害怕。

虽然他可以操纵秦二世,但是,秦二世并不是一个可以随便摆布的玩偶,他有一定的政治头脑,又非常专政暴戾。因此,只要秦二世存在一天,赵高就面临着一天的危险。

班固说秦二世是“人头畜鸣”韵蠢材,确有一定道理,但是,也不全然如此。

为什么说秦二世是一位有一定政治头脑的皇帝呢?

第一,秦二世巩固帝位有明确指向。秦二世一即位就采取了强化祭祀和巡游天下等多项措施,证明自己是秦始皇的合法继承人。这说明秦二世并非毫无政治头脑。

第二,赵高对秦二世怀有畏惧心理。赵高杀秦二世的原因之一是担心秦二世追究他当丞相之后天下大乱的责任。秦二世曾严厉指责赵高为政不力,导致天下盗贼日益增多,这使赵高非常恐惧,促使赵高下定决心杀秦二世。

如果秦二世完全是任赵高随意摆布的傀儡,赵高还会吓得连上朝都不敢吗?

第三,秦二世处理李斯案件相当谨慎。秦二世受赵高挑拨,抓捕了李斯,并由赵高审理,但是,秦二世在收到赵高的报告后并没有立即处死李斯,而是亲自派员去复审此案。李斯也知道秦二世会这么做,所以,一见到自称是秦二世派来的使者,便立即翻供。但是,李斯不知道这是赵高派人伪装的,一次翻供,招来一顿毒打;再次翻供,招来了再次毒打;屡屡翻供,屡遭毒打。到秦二世真派使者来时,李斯已经被打怕了,担心又是赵高的手下,不敢翻供。秦二世看到李斯“认罪”,才下令处死李斯。赵高虽无治国之才,但是,搞起阴谋诡计,秦二世、李斯都不是他的对手。秦二世没有识破赵高的伎俩,是不知道天底下还有如此卑鄙的诡计。李斯在毒打下明白了赵高的手段,但是,他已经无计自救。因为政治家永远斗不过阴谋家。

所以,赵高认为,要想从根本上解除自己的从政风险,必须先下手为强,在秦二世准备收拾自己之前先除掉秦二世。

这就是主动规避政治风险。

秦二世虽然有一定的政治头脑,但是,却受了赵高的愚弄。

赵高怎样一而再再而三地愚弄秦二世呢?

第一,让秦二世与群臣隔绝。

赵高愚弄秦二世的第一手就是隔绝秦二世和大臣们的联系。秦始皇从发动兼并六园的战争开始,一直非常注意和大臣们共商大事。秦国统一天下的大政方针都是在秦始皇和大臣们的议论中形成的。比如兼并六国从何人手,大臣们意见并不统一。秦始皇就在朝堂之上让韩非、李斯等充分表达自己的主张,他作为总裁判长,最终支持了李斯灭韩的主张。可见,秦始皇兼并六国之前例来有非常完备的朝议制度,这种制度的本身保证了秦始皇和大臣们共商国是。由于有大臣们的参与,秦始皇的决策才有了更广阔的视野、更坚实的基础,最大限度地避免了秦始皇个人的独断专行和决策错误。大政方针上的失误是任何一届政府最大的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