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第3/21页)

巨鹿之战后项羽已经成为诸侯联军总盟主,拥有了分封天下诸侯的实力与权力;但是,此时的项羽却遇到了范增当年给他带来的一大被动:在项羽的头上还有一个名义上可以领导项羽的楚王心。

这种局面的出现就是范增这位黑高参当年立楚王之后的恶果,这个恶果现在轮到项羽来吞食了。项羽最初的决定尚较稳妥,即封楚王心为“义帝”。这个“义”即是“义父”“义子”之“义”。

项羽此时已经无法容忍楚王心主政,他认为:义帝是“天下初发难”时的产物,真正灭秦定天下的不是“义帝”。因此,应当将义帝之地分封给灭秦诸将。这个决定,满足了灭秦各路诸侯的愿望,而不尊义帝的责任又由项羽一人来承担,所以,大家一致同意(诸将皆曰:善)。

应当说,项羽的这番话并无过失。项羽清醒地认识到,立楚王心是权宜之计,是秦末大乱初起时的不得已之举。真正打败秦军灭秦者是参加巨鹿之战的诸将。义帝既然无功,就可以分其地封诸将。

项羽的这个决定得到了诸将的拥护,说明分封是大趋势。到此为止,项羽在处理义帝问题上尚无大过失。范增当年这条建议也没有给项羽带来大麻烦。

项羽最大的失误就在于他下面的两条后续措施上:

项王出之国,使人徙义帝曰: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乃使使徙义帝长沙郴县,趣义帝行。其群臣稍稍背叛之,乃阴令衡山、临江王击杀之江中。

将义帝迁到长沙,逐出中原,已经有些过分;更为遗憾的是项羽派人刺杀了义帝。

项羽封楚王心为义帝,分其地以大封诸侯,甚至于将其迁往长沙,这种做法尚不足以铸成大错。项羽真正的失误在于他迁义帝之后又派人刺杀了义帝。这是项羽政治上最大的失误之一。刘邦利用项羽刺杀义帝一事大做文章,白衣白裤,为义帝发丧,打出了为义帝复仇的旗号,赢得了政治上的主动权。

“年七十,好奇计”的范增,在楚王心的问题上给项羽带来了大麻烦,造成了项羽政治上的大被动。

范增的初衷是为项梁争取民心,但是,客观上为项羽制造了麻烦。这件事我们不能全怪范增,建议是他提的,但是,最终是项梁同意的。如果项梁不同意,范增的建议也就不可能得到执行。

宋人张耒写过一首题为《范增》的诗:

君王不解据南阳,亚父徒夸计策长。

毕竟亡秦安用楚,区区犹劝立怀王。

此诗批评范增建议立楚怀王,给项羽带来了极大的政治被动。

再比如,彭城之战后,刘邦派人说服黥布叛楚归汉,使者对黥布说楚兵虽强天下,负不义之名,以其背盟约而杀义帝也。一个杀义帝,竟被看做是“负不义之名”的主要理由。

第二,政治幼稚。

范增虽然年七十,号亚父,其实,他在政治上也非常幼稚。

以项羽入关为例,项羽两次“大怒”,做出了“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的决定。

对于项羽这一决定,范增给予了全力支持;但是,依我看来,范增的支持远远不够。范增赞同项羽决定的理由是两点:

一是“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二是“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看看这两条,真让人啼笑皆非!

项羽此时二十七岁,看不清他与刘邦的关系已经走到了历史的拐点,这可以用年轻为释;但是,范增可不年轻了。如果范增参加项梁集团时已经“年七十”了,那么,在项羽入关之时,范增已经七十多岁了。

如此年纪,如此阅伐,至少不应该再幼稚了吧,其实非也。范增力主军事消灭刘邦的理由是如此两点:一是刘邦入关之后志向远大,二是刘邦有天子之气。这两点看法实在没有谈到点子上,最关键的一点是刘、项二入关系已经走到历史的拐点,范增也并未看清这一点,所以,他无法用这一点启发项羽,项羽因此在入关后长达半年的时间内不知道刘邦是他最大的政治对手,误了项羽的大事。

范增这位项羽手下唯一的谋士,在这个关键问题上未能帮助项羽认清秦亡之后的天下大势,实在令人遗憾。

鸿门宴上,项羽对范增的暗示屡屡不应,范增应当懂得项羽此时已经为刘邦所惑,自己最该做的事是启发项羽,而不是私下动手,派刺客舞剑,既不能成事,又暴露了项羽集团内部的不和。特别是张良辞行之事,项羽已经收下了张良的礼物,范增却将张良的礼物当场击碎,并忍不住慨叹“竖子不足与谋”,怒斥项羽。这些都不是一位谋士所为,好像是一位初出江湖、任性而为的少年侠士。

项羽做过许多傻事,但是,当项羽做这些傻事之时,我们看不到范增的影子,这太令人费解。

比如说,项羽坑杀二十万秦军降卒,范增没了影子,好像上天烧香未归;比如说,项羽要杀秦王子婴,范增也没得影子,一句话也没有,又上天了?比如说,项羽分封天下十八路诸侯王,范增是预其事者,但是,项羽的分封犯了两大错误:一是失封,二是错封。该封的未封,不该封的却分封了。项羽的这一错误直接导致分封之后田荣率先在齐地反叛。范增看不出项羽在分封诸侯问题上的错误吗?如果他看出了,为什么不置一词?比如说,项羽得知刘邦杀回关中,却偏偏要去齐地平定田荣之乱,放过刘邦,让刘邦在关中成了气候,使关中成为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的大本营、根据地,此时也不见范增的踪影,莫非又上天了?比如说,刘邦策反黥布,使项羽少了一员虎将,损失巨大,范增呢?他在干什么?为什么每逢项羽犯错误之时都看不见范增的影子?究竟是谋士还是吃客?是司马迁埋没了范增的功劳,未将它写人《史记》之中,还是范增所有这些都看不出来?如果这些问题都看不出来,要这种谋士有什么用?

最要命的是刘邦派韩信经营河北诸地,项羽几乎没有什么反制措施。此事关系甚大!它是影响楚汉战争全局的重大问题。项羽最终的失败,就败在军事上陷于刘邦的战略包围之中。项羽没有做出有力的反制举措,范增干什么去了?他也不了解此事的重要性吗?为什么他一言不发呢?

第三,范增之死。

范增也并非一无良策。汉三年,刘、项在荥阳对峙期间,刘邦因断粮而求和,要求以荥阳划界,以西归汉,以东归楚。刘邦此计当然是权宜之计,是为了短期谋生,一旦缓过气来,刘邦肯定还要挥师东进,与项羽争夺天下。项羽这个混球竟然愿意照此议和。范增第一次表现得像个谋士,力主趁机消灭刘邦,否则,今后没有机会消灭刘邦了。项羽听从了范增的意见,没有接受刘邦的议和,反而加紧进攻(汉之三年,项王数侵夺汉甬道,汉王食乏,恐,请和,割荥阳以西为汉王。项王欲听之。历阳侯范增曰:汉易与耳。今释弗取,后必悔之。项王乃与范增急围荥阳,汉王患之)。可见,项羽并非不可教之孺子。关键是范增要适时提出正确意见,并从最能打动项羽的角度加以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