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不朽的帝王(第2/4页)

随着新要塞的城墙拔地而起,一位名为乌尔班的匈牙利年轻人进入君士坦丁堡,并且提出想要在皇帝手下服务。他擅长设计和使用火器,并受命开始为帝国制造生产大炮。君士坦丁十一世十分满意。他已经在六英里城墙一战中看到了这种新式武器的可怕威力,深知这种发出震耳欲聋声音的“怪物”力量强大,能够打碎岩石,击穿城墙。但帝国此时并没有能力为这位年轻人提供足够资金。君士坦丁堡想方设法为乌尔班筹措到一笔固定薪金,但即使是这微薄的薪水很快也无以为继了,日益穷困潦倒的乌尔班走投无路,最终离开了拜占庭,投入了土耳其一方。

穆罕默德万分高兴地欢迎乌尔班的加入,并给予他大笔赏赐,询问匈牙利人设计出的大炮能否击破城墙。乌尔班对苏丹的话中之意心知肚明,因为他已经花了足够长的时间对君士坦丁堡闻名四方的防御措施加以研究,他承诺会制造出一种大炮破坏巴比伦之门。乌尔班很快开始了工作,不久便制造出一种铜质火炮,能够发射600磅重的石球,苏丹十分高兴,将这种火炮架设在自己新的要塞之上,宣布任何意图通过的船只都必须在此停留,并且缴纳过路费用。威尼斯人大肆抗议,认为这种行为会完全阻断博斯普鲁斯海峡上的贸易往来,但苏丹毫不动摇。当一艘威尼斯船只试图穿过海峡时,穆罕默德下令将其击毁,使其沉入海中。然后命人从水中俘虏这些惊恐万分的船员,将其全数处死,并将船长处以穿刺之刑,将尸体悬挂在岸上,作为公开的警示。

苏丹对他的新式武器感到满意,但还想拥有规模更大的武器,于是命令乌尔班制造一架比之前大两倍的巨大火炮。匈牙利人返回他的铸造间,浇铸了一架长20英尺的巨炮,能够射出1500磅的花岗岩石球,射程能达到一英里之遥。穆罕默德明白,这种武器是进攻君士坦丁堡时一招制胜的法宝,能够让他赶在西方来得及组织十字军支援之前征服整座城市。如今唯一的问题是要将这样巨大的火炮搬运140英里,从阿德里安堡的铸造厂运达君士坦丁堡城下。整个过程由木匠和石匠在前方打头阵,将小山推平并且建造桥梁,同时由60头牛和200人组成一支队伍,负责拉动大炮缓慢经过色雷斯乡村地带,但这支队伍每天只能行进2.5英里。穆罕默德自己则率领大军于1453年的3月23日出发。君士坦丁的厄运如今已经迫在眉睫。

君士坦丁十一世已经做好了力所能及的全部准备——清理护城河,修复城墙,以及贮存必要的供给。他已经看到了土耳其人为征服城市所做的一切,并且明白生存的希望已经极其渺茫。最后仅存的希望是:他的兄弟约翰八世曾经承诺加入教会,但庆祝统一的官方文书却迟迟未曾发布。如今教皇派出了一名红衣主教,承诺如果圣索非亚大教堂正式宣读这一文书,便会提供必要的帮助,皇帝对此没有任何犹豫。在教会举行的一次参与者寥寥的集会上,主持仪式的神父宣告东正教会和天主教会正式合并。他宣布,天堂乐园将为此沉浸在喜悦之中。

城中的气氛此时陷入了一片凝重,然而,即使面临即将到来的灭顶之灾,城中也并未发生暴动或公开抗议。200名弓箭手已经按红衣主教的部署就位,或许随着教会统一的正式完成,还会有更多的力量前来支援。城中的大部分人拒绝参加统一典礼,也就是举行任何被所谓的拉丁习俗“玷污”的宗教仪式。他们并不希望发起暴动,让形势变得更加沉重,但也绝不会抛弃自己的传统。这一年的复活节,圣索非亚大教堂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寂静,里面空无一人,就好像所有人都离开了这里,选择那些依然维持着希腊习俗的教堂度过节日。五天之后的4月6日,土耳其人兵临城下。

威尼斯共和国承诺会派出一支海军击退土耳其人,但地平线上看不到任何船只浮现,甚至是最乐观的人也意识到威尼斯的援助不过是一纸空文,并不会采取任何实际的行动。向西方请求援助成为泡影,如今一支奥斯曼大军已经近在眼前,人数众多,绵延不绝,就像天上的繁星。拜占庭人心惊胆战地向城下望着敌人的浩瀚大军,并且深知他们所深爱的东正教教堂从此即将举行拉丁人的弥撒,所有人都再清楚不过,所谓的联盟让他们付出了深重的代价,而许诺的利益却从未兑现。城中的威尼斯人都已经信誓旦旦地保证会留下来,并且提供帮助,但这种姿态很快便不复存在,很快,七艘大帆船接走了几百名走投无路的威尼斯人,借着月色的掩护逃离了拜占庭。唯一值得称道的是,智慧过人的围攻战专家乔瓦尼·朱斯蒂尼亚尼从热那亚赶来,并且率领着一支700人的精锐部队。他要以个人的名义英勇地保卫这座查士丁尼曾经统治过的城市,但如此英勇的气势也无法消除人们心中不祥的阴影。这位热那亚人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君士坦丁堡薄弱的抵抗力量,但他带来的守卫部队也不过区区700人。这些人需要分散守卫12英里半长的城墙,并且从大约8万的奥斯曼大军手下保卫整座城市。紧张和担忧的情绪浸染了整个君士坦丁堡,但如今他们已经没有犹豫不前的时间。穆罕默德骑马来到了城门之下,并要求君士坦丁堡立即投降,然而他并没有得到任何回复。4月6日这一天,战争正式爆发了。

巨大的火炮发出震耳轰鸣,喷吐出火焰、烟雾及巨大的石球,使拥有千年历史的狄奥多西城墙战栗不已。10个世纪以来,这些城墙阻隔了多如牛毛的四方入侵者,他们企图攻城,最终都功亏一篑。然而砖石和泥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古代的防御工事面临围城战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火炮攻势。土耳其一方的主炮需要在每次发射间歇有一定的冷却时间,并且每日的使用上限只有7次,但苏丹还拥有其他火炮,足以弥补主炮进攻的间歇。石球无情地击打着城墙,将砖石击得粉碎,偶尔会有整块的城墙结构轰然坠落。第一天即将结束时,外墙的一大部分已经化作废墟,苏丹命令大军发起进攻。君士坦丁也身先士卒冲入敌阵,并且率军击退了敌人前仆后继的攻击,夜色降临时,朱斯蒂尼亚尼研究出了修复城墙的工事。他将木桩打入碎石缝隙中,建造起较为松散的防御措施,并且借助破碎的砖块和石头重新堆积起了一堵简易的城墙。第二天,当战火重燃之时,这种新的城墙结构能够比原有的坚固城墙抵消更多的炮火攻击,并且大体上保持了完整。防守军队重整旗鼓,作战的节奏更加稳定。这一天,他们尽最大努力抵抗住了由石球组成的死亡之雨;但当夜晚来临,炮火轰鸣最终归于寂静时,守军又会马上开始城墙的修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