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好吃就多吃点,吃到恶心为止就戒了(第2/2页)

你可能不知道,我的电影,在好莱坞就没几个人看好的,幸亏我自己有钱,所以就不看别人脸色,自己想怎么拍就怎么拍,瞎几把拍。”

《地球反击战》这个名字,其实是96年之后华夏国内盗板碟上的中文翻译,属于瞎几把翻,大洋国这边的原名叫《独立日》。

这片子是艾默里奇最近一年多的时间里拍的,要赶在7月4号大洋国国庆兼暑期的档上映,没几天了。

顾鲲当然知道,这片子历史上票房非常好,但同时业界口碑也非常差。

怎么说呢,就好比华夏后世经典电影艺术节的人,很看不上《某某某烦恼》、《某某某首富》这样的电影,觉得这些电影“把网文里的重生、神豪系统流低俗元素”引到了电影界,把电影行业的逼格下限拉低到了跟网文一样没品。

又或者类似于传统相声界,看不起郭德纲,觉得是满嘴荤话擦边黄段子,把相声搞低俗了。

但是呢,这些俗不可耐的东西,卖票其实是卖得很好的。

低俗,污名,可惜能捞钱。

艾默里奇的电影,低俗就低俗在剧情实在不咋地,甚至逻辑都不能自洽,但他知道这个时代的观众喜欢看特效堆砌。

于是乎,从《地球反击战》到后世的《哥斯拉》、《后天》、《2012》,一堆儿的剧情稀烂、但毁天灭地大场面绝对管饱的东西就出现了。

《地球反击战》是他第一部即将赚到大钱的电影,所以此刻他的处境,就像是一个即将赚到大钱但还没赚到大钱的“好莱坞郭德纲”,被同行喷得不行。

所以,顾鲲也知道怎么跟这种朋友打交道:

“你怎么知道我当时想给你投钱就是脑子一热瞎几把投?我不觉得我眼光不好,你那个本子我看过,场面很大很热闹嘛。你还砸钱请工业光魔做特效,观众肯定爱看。要是当初你让我投,我绝对投。”

这番话,着实让艾默里奇有点意外,甚至比去年顾鲲想给他投钱时还意外。

因为他不缺钱,就是觉得业内没有知己。

他略带审视眼光地问:“你不觉得这个电影剧情烂?”

顾鲲:“烂,确实烂,但是没关系。剧情这么多年我们看腻了,就算不烂的也没见得有新意,95%的好莱坞艺术片就是在无病呻吟。

既然如此,不如直接就迎合观众,你哪怕拿一堆段子凑起来,只要拍出大家惊悚的宏大场面,就算是对社会有贡献了。”

艾默里奇苦笑叹息:“那帮学院派觉得这样会拉低观众的欣赏能力。”

顾鲲无所谓地耸耸肩:“如果你火了,别人就会跟风,到时候观众们看多了就会腻的,我敢说,不出十年,崇拜特技和大场面的市场氛围就会饱和的。到时候社会审美自然会回到关注剧情和思想。

我们华夏人有一句老化,堵不如疏。要解决人民的错误需求,就要让他吃饱吃撑吃恶心。而现在这一刻,你在做的事情依然是满足稀缺,有什么好迷茫的?等十年八年后不稀缺了,你再改行或者退休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