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棋逢对手:徐达与王保保的太原对决战(第3/5页)

集群冲锋,本来就是蒙古铁骑的拿手好戏,就连战马也早就熟悉了背后的号角声,只要那悠扬并且沉闷的声音一再响起,那就绝不停蹄,可劲死冲就是;马背上的勇士更是万人一心:遇神杀神,遇鬼杀鬼!没有谁能耽搁胯下战马一步!

可是,今天的战场有点奇怪:并没有什么大军在列阵等待自己前去冲击践踏,茫茫暮色中只看见一些杂物支起的木栏车阵,暂时还看不见敌军的影子,但是,人人知道:等冲到跟前会看见的,敌人就躲在那些简易工事后面,当弯刀劈到你们头顶时刻,难道南蛮子们还会这么镇静?

大家接到的都是同一军令:不要与敌厮杀纠缠,不要顾及伤亡,任务就一个:冲进城去!

可是,蒙古勇士们也人人明白:这活路并不那么容易,明军不会列队两厢迎送自己入城,甚至太原城头的战友也未必会主动出城接应,也兴许明军等待的就是这个时机,趁城门大开率先抢入太原!

近了!更近了!不足五十步了!再有片刻工夫,手中的弯刀就要尝到人血味道了!

突然,蒙古勇士们耳边一阵战鼓大作,冲在最前面的数骑接二连三扑倒在地,地上有绊马索!

还没顾上清理地面,天空中突然出现无数飞蝗般箭矢,骑手们顿时落马一片,但是冲锋的脚步却并没有减缓半分,后面的战马趟踏着前面同伴的尸体依旧冲了上来!

39

一个高坡上,徐达看着眼前的战局,不禁摇头:这是什么样的部队?那王保保果然名不虚传!所部的确与之前历次大战的蒙古士兵不大一样,竟然没人在乎迎面飞来的死神,一个个继续大声吆喝,相互观望的意思都没有,前仆后继,继续给自己的马屁股狠狠一鞭!

幸运的是:这些初次接触的蒙古骑兵看来并不着意寻敌厮杀,而是急急赶路一般,只欲一头扎进太原城内。

这就出现了一种明军求之不得的局面:战场立时变得极为狭窄,明军部队虽少,但需要死命防守的地点并不多,而是集中于一点:太原城门方向。

徐达明白了:王保保的前锋不是来野战厮斗的,是一心增援城内,还是最担心太原有甚闪失。

这就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自己兵力上的劣势,徐达知道:自己的部将都知道应该怎么做,主动集中于一点防守。

不管啥事儿,有其利必有其弊,明军这个主要被突击点也会压力越来越大,能坚守的住吗?

令徐达担心的局面渐渐出现:蒙古铁骑犹如大海涨潮,一浪高过一浪,前面的或扑倒或退下来,后面更多的战马又扑了上去,一轮接一轮,更加汹涌,更加疯狂!

这也在情理之中,除却王保保一贯治军甚严、令出必行不说,其所部将士的妻儿老小都在太原城内,为了自己的家眷而战,谁不努力?所以士兵们个个勇猛,舍命强攻,难怪明军眼看就要坚持不住了。

身边的常遇春口气开始凝重:“大将军,有点顶不住了,已经贴身拼上了!”

徐达举目远望,果然,工事后开始不断冲出明军的骑兵小队,这是在实施骑兵对骑兵的反突击,但是一阵血光闪过之后,蒙古人甚至显得更多,数量少得多的明军骑兵顷刻便被蒙古大队淹没!

战局危机!一旦被元军突破防守,后面的大队就会蜂拥而上,而且,徐达更明白:蒙古兵突进城内不是目的,紧接着必然会是前后夹击,而且,那时自己的部队军心还能不能维持不乱?

但是,徐达此刻的注意力却不在接战点了,而是凝神远远倾听元军的后方,那不断传来牛角号声的所在。

常遇春顿时醒悟了徐达的意图:击其必救!打掉蒙古人的前敌指挥之处!

还没等常遇春挺身求战,徐达令旗挥动,傅友德、薛显各率五十骑冲下了高坡,两人一左一右,直向元军后方穿插而去。

据史载:“友德以五十骑冲却之”!跃马挺枪的傅友德,与薛显左右配合,“帅敢死士战却之”,蒙古铁骑终于乱了:总得有人主动回救主将吧?顿时,突破点险情得到缓解。

精于这种混战的傅友德如鱼儿到了大海!蒙古人竟然无法对其阻击,这两支小小的突击队,目标好似并不那么明确,左右飘忽,胡钻乱杀,凡是纵马接战者竟然无不栽倒马下,换句蒙古人大叫的话说:“南蛮厉害!近身不得!”

蒙古人大队之中被搅进了这么两根硬棍子,一下全军大乱,意识到危险逼近的蒙古前敌将领及时转移了指挥阵地,但如此一耽搁,那催促勇士们持续进攻的牛角号不免被中断,乱战中的蒙古士兵们听不到了指挥号角,一时变得无所适从。

元军大后方:刚刚赶到战场的王保保挥手止住气喘吁吁的部将们,纵马驰上一个地势稍高处,悉心观察战场全貌:这算什么局面?有这样胡打乱战的么?凭经验,王保保意识到面前的敌人并不是太多,全军扑上去?来个乱中再乱,乱中求胜?

慢!焉知那老道狡猾的徐达将其主力布置在了何处?眼前的明军莫不是诱饵吧?尤其令王保保担忧的是:不远的一个小山头上,隐隐望见大量明军旗帜,甚至嘈杂呐喊都能传到耳中,那绝不是什么“战地观摩团”!

眼见天色渐暗,王保保看了看身后疲惫不堪的士兵、浑身抖动口嚼白沫的战马,心中知道:今天的战事无法再继续下去了,人能坚持,战马不经过充分休息,怎可忍饥夜战?一旦徐达还埋伏着什么后着,那才正是“欲速则不擒达”也!

王保保终于狠心下令:收兵!各部立即扎营举炊,全军尽快休息,由太原指挥使豁鼻马所部负责严密防守警戒,明日精心部署后再战,儿郎们!誓死尽歼太原城下明军!

就此,随着夜幕降临,太原城下元明两军的接触战也黯然落下帷幕,到处狼藉的战场上慢慢寂静,除了漂浮游荡的血腥味,能听到的唯有一两声重伤濒死濒死的战马惨嘶……

初战太原,王保保冲进太原城内的目的固然没能实现,但徐达所部处境之险恶却也并没有改变多少:腹背受敌的态势已经形成,现在,十万铁骑到了自己背后——也可以说是面前,而自己的主力步兵却仍在旅途,这仗怎会打成这个样子?

现在:十数万恶狼就在近处,盯住了自己这两万余“猎手”,到底谁是猎物?

大战间隙的沙场之夜,气氛最是凝重萧条,甚至可以令人感觉到一派肃杀之气。

其实,任何气氛都是人们自己制造的,是面临死亡威胁的人们从心理上相互影响的结果,那仅仅是一种感觉,一种人人都认可的感觉,这种感觉通过各自沉默或者相互一个眼神交流,这气氛也就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