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借款(五)(第2/2页)

但是现在对自己能否顺利见到韩冈,米彧却不会怀疑。

他淡淡地说,仿佛只是一桩寻常小事,“看来只能去拜见一下相公了。”

……

米彧?

韩冈拿着拜帖,对帖子上的人名印象挺深。

很会钻空子,也很有眼光的一个人,好像说过两句话。

雍秦商会的会员一万六千余人,儿子、女婿、兄弟、侄儿做议员的不少,但自身成为议员的就为数聊聊了,能够进入大议会的,更是只有米彧他一个。

并不是说米彧比其他会员强到哪里去,只是在广南,想要博一个出身要比中原简单太多。

在京畿,读书人得头悬梁锥刺股,方能进士或诸科拔贡,可是在广南的一干军州中,每科举试,报名的考生人数就只有福建、江东等路军州的三五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只说福州,连续三科,参加举试的考生总数都在五千以上,这是仅次于开封、河南两府最高的数字,而米彧所在的钦州,参考人数韩冈记得都没有超过五十——基数差距如此之大,广南贡生的资格当然比科举激战区的秀才还好挣。

而京师省试,明算、明工两科,科试初开的头两科,难度都不算高,只要能看懂题目,剩下的计算难度,就是大一点的商号中的账房水平。

米彧正是捡了这一个便宜,顺利地拿到了明算科出身,成为偌大的雍秦商会中的独苗。

但话说回来,米彧固然是钻了空子,可韩冈当年也是钻了空子才得到了一个进士之位,若无一进士出身,韩冈绝难有今天的权势,米彧的行为,反倒让韩冈多了一分亲切感。

更何况,朝廷为广南士人留下的空子就摆在那里,所有人都可以去钻空子,博一个进士出身,可到了最后,就只有一个米彧成功了,其他人只能资助亲友,两者之间的差别完全值得韩冈多看顾一点。

能读书,肯花心思花时间去读书,韩冈希望雍秦商会的成员,都来学学他。

放下拜帖,韩冈在扉页上提笔圈了一圈。

会中最近因为大借款的事有乱,风声也传到了韩冈的耳朵里,只是冯从义得等到年后才会再回京,那时再处置就有些迟了。

这个米彧,见一面也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