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京师(四)(第2/2页)

但有一点,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可以立刻确定——文彦博绝不可能是来向都堂认错的。

随便在京师街市上拉一个人过来,告诉他文彦博就要上京了,再问问他,文彦博这一会上京到底想要做什么?一百个人中,九十个会回答说肯定是跟都堂过不去。剩下的十个,不知道文彦博是谁,但只要一说是洛阳的文老太师,立刻就会得到一个同样的回答。

文彦博在东京士民的心目中,就是那种固执到极点、戏文里经常会出现的反角,总是想方设法与主角过不去——其中也多有韩冈的功劳,在他的指点下,有一段时间出现在在京师中瓦子里的戏文,其中总是少不了一个模式化的老反派,往往姓闻,姓温,姓翁,姓敬,取谐音或者干脆就是文彦博家的旧姓。

更有许多新本的小说,直接将文家诸子的名讳带入进去,比如文及甫,有时候是抛妻弃子另结新欢的负心汉,有时候是打流混世的下三滥,有时候是偷鸡摸狗的小贼,还有的时候是卑劣无耻的奸臣,相似的只有结局。总之,出场颇多,盒饭领得也不少。

名气如此之大,文彦博此次上京,东京士民想来还是会有所关心,作为新闻也不缺吸引力,但新闻官已经划了线,那么聪明人都不会试图去越过去。

文彦博抵京无声无息,没有哪怕一份报纸刊载相关的新闻,直至他入住驿馆中,朝堂也没有派出任何一位官员与他接触。

年纪老大的文彦博,孤伶伶地坐在厅堂中。

如果是过去,无视都堂的态度,登门造访的老友还会有几人,但如今京师内正彻查都堂一案,作为关键人物的文煌仕逃窜不知去向,吕嘉问抓了一家又一家,瘐死狱中的已经有六七人,谁也不敢在这时候以身犯险,把自己和全家都牵扯进去。

文维申脸色难看地走进入住的小院,他从外间经过,听到了好些闲言碎语,甚至都不避让他。

“文煌仕说不定都变成了鬼,哪里找?”

“文太师土都埋到脖子了,离变鬼也不远了。说不定还真能看见他重孙的鬼。”

这几句就是在门外听到了,差点让他气炸了肺。只是当他走进厅堂的时候,立刻就换了一副神色。

文彦博宛如石像一般坐着,儿子进来后才有了点气息,“送走了?”

文维申点点头。

“说了什么没有?”

文维申摇摇头,“只是让大人不要担心。”

他刚刚送走的那一位——受都堂之命前来安抚的老友,带来了都堂的话。

“都堂不认为太师会对曾孙的情况了如指掌,文煌仕的罪责不会牵扯到太师的身上。都堂也不会允许提审太师的情况出现。”

这几句承诺,保证了文彦博不会受辱于小人,但这是对卸任宰相的优待,是为了他们自己,而不是对文彦博这个人。

文彦博现在越发地确信,只要自己一死,文家就立刻会覆灭。

都堂是不得不给他这位曾经做过宰相的老臣留一点余地,但不会给他连监司主官都没做过的几个儿子留下半点人情。他们已经不够资格去让宰相执政看顾他们。

文家或许真的要完了。文彦博现在就是在挣命,只要他能够活下去,也许还能看见转折的机会。

“大人,下面该怎么做?”文维申问道。

“章惇、韩冈不用去找了,拜见一下吕嘉问。”文彦博撑着拐杖起身,颤颤巍巍地问儿子,“延之那边可有回信。”

“这正是儿子想要说的。”文维申低声道,“延之前两天就失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