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庆雷(上)(第2/2页)

“结束了?”感觉到陈六走过来,韩钟问道。

“不知道。”陈六摇摇头,迟疑着说,“二郎……”

“反正我这里结束了。”韩钟在车顶上躺下来。他不想听陈六的道歉,也不觉得陈六需要道歉,就让那件事过去好了,都结束了。

背部贴着被阳光晒得滚热的顶棚,顿时一阵灼热。韩钟惬意地闭着眼,舒展开手脚。阳光照在脸上,脸上也热辣辣的,眼前一片红光,但他不想动,活着的感觉真好。

一天还没有过去,王厚应该还会继续向北。

他可以一直逼近到围着天门寨的辽军身边,背靠着安肃城安营扎寨。像一柄来自军器监的枪刺,抵在耶律乙辛的腰眼上。

不论辽国御营的数万兵马是继续攻城还是与定州军对垒,一边是天门寨,一边是定州主力,耶律乙辛想做什么,都要问一问大宋官军答不答应。

这样的局面持续下去,辽人连撤退都困难。

想到秦琬在天门寨能够对阵辽国皇帝,自己这边费尽心力,甘冒奇险,才把鱼吊上,亏自己还费了多少力气,又拒绝了秦琬的邀请。没吃到鱼还惹了一生腥。

韩钟忽然叹起气,“早知道就不到河北来了。”

“啊?”陈六没有听清。

韩钟坐了起来,“我是说,怎么这一回辽人跟以前说的不一样了?”

“哪里不一样?”

“连一场像样的大战都没有,辽人都没过保州。”韩钟选在保州挣军功,就是觉得辽人会把保州作为深入入侵的节点,下大力气来攻打。谁知道其主力就坐在边境上不动了。

“……是官军不一样了。”陈六道,“早三十年,见了党项人都要缩在堡子里,党项人就在环州庆州跑,都只能看着。哪里敢随意出战的。”

只用了定州一路,就挡住了御营。河北缘边三路合力,就把辽军主力挡在了边境线上。这其中的确有诸多边州的百姓遭难,可比起过去辽军入寇的损失,不可谓不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再下一次,是不是能打进辽国了?”

“说不定这一回就已经可以。”

“说的也是。”韩钟点头,“到现在为止,河北的主力都还没有动过。等到李枢密带着大名府的兵马上来,真能打到燕京去。”他重又躺下,“我可是不管了,不管是打皇帝,还是攻燕京,等我好生睡上一觉再说。”如此说着,却把刚才灰心丧气的想法丢到了一边。如果官军北攻燕京,他可不愿意置身事外。

稍晚一点的时候,还能活动的辽兵已经在韩钟眼前消失无踪。

王厚没有停下来打扫战场,只留下了几百兵,甚至没有召见韩钟。派了一个传令兵过来,命令韩钟恢复保州到安肃军的铁路畅通,他的将旗一直向北,向辽国皇帝的位置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