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南北(八)(第2/2页)

不管怎么说,韩钟到河北来,不是为了继续做宰相衙内,那样他留在京师就可以了。虽说到保州来,是父亲韩冈的安排,但也是韩钟同意的,觉得到这里直面敌锋,对他在官场上的未来有好处。

河北临北虏,现在不结交将帅,结以恩信,日后怎么继承父亲的位置?

韩钟希望他在保州铁路分局的工作,能如父亲就任王韶的机宜文字一般,成为他日后光辉生涯的一个起点。

不过这个想法,韩钟并没有对其他人说过,即使是对父母,也没有透露。

“还需努力啊。”韩钟为自己打气。

载着将领们的列车已经启程了,车站中立刻变得冷清起来。

韩钟是保州铁路分局的副职,手底下管着二十多个公私站点,两千多张嘴——有人的,也有马的。不过他主要的工作地点,就只在这座车站之中。

随手招来了保州站的站长,韩钟问道,“现在一天能有多少节车皮过境?”

保州站的站长,就跟大多数官属车站站长一样,被流淌在铁路线上的油水养得肥肥白白,不过被脸上的肥肉挤成一条线还是精明的光芒,“这两个月一直在降,现在客运已经降到七十了,货运都不到一百。”

“比两个月前下降了多少?”韩钟又问。

站长叹得像米袋空空揭不开锅的主妇,“只有十分之一了,这可怎么得了?”

“那就是两千节了。”

韩钟算了一下,这就相当于两百辆列车经过保州。都说宋辽两国之间的交易货物,一半以上经过此处,看起来是没假了。

“日常保养的情况怎么样,没有懈怠吧?”

站长立刻拍胸脯保证,自称还加派了许多人,趁此良机进行检修。

就韩钟所知,在河北铁路局里有几个做了多年的老手,手上拿个小锤子,走上几步就弯腰敲两下,听到声音,就知道这一节铁轨到底有没有损坏,道钉上紧了没有,按级别是大工了,都是名字能直抵沈括案头的。

保州分局中还没有这样的人,但也有几个大工的弟子,也不缺熟练的维修人员,对铁路的保养一向都不错——朝廷和河北豪门都容不得京保铁路这条主动脉有半点堵塞,这也的确逼迫河北铁路局内的所有成员不敢有所懈怠。

韩钟沿着战台,一路仔细地检视内外,一边不停地提问,跟在后面的站长额头上汗水涔涔,拿着手帕,边擦边回。

他很有耐心地做着,这是历练,也是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