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九)(第2/2页)

太后的问题,也正是群臣的问题。若宰相可以一任接一任地做下去,跟没有这个任期制度又有什么区别。

不过他们都清楚,今天的这番问对,纯粹是一场照着剧本来演的杂剧。任何太后问出的问题,韩冈那边都有了确定的答案。唯一有区别的地方,演出的场所不是在外面的瓦子里,而是在文德殿上。

韩冈道:“任期长过十年,则宰相必势大不可制。若陛下觉得贤人难得,那宰相可以连任。但为国家计,宰相最多也只能连任一任。十年之后,无论功罪与否,必须离任让贤。”

“两府怎么办?”

如果宰相最多也只能任职十年,那其他宰辅自然也不应该更长。但宰相都是从执政升上去的,要是做了十年参政、枢密使,接下来就得离开两府,那谁能甘心。

“两府执政,亦同以五年为期,若不能升任宰相,两任后必须离开两府。若之前只做了五年执政,升任宰相后,可照常连任。若是就任十年执政,升任宰相后,则不可连任。”

“也就是说,最多在两府待上十五年?”

“十五年足矣。”韩冈道,“寻常时朝臣入两府,大多在五十前后,十五年后,年近七旬,已是致仕之期。”

说到这里,韩冈方案的真面目终于露出了大半。

天子失德不得亲政,太后因病不能理事,军国之事将尽入宰相之手。

为了防止宰相乘机篡逆,肯定要有一套钳制的手段。而韩冈的提案,不论从什么角度来看,都算得上是一个比较圆满的方案了。

即使让李清臣来看,一时之间,他也想不到更好的方案了。但不论方案看起来多么圆满,如果不能执行,那就只是一纸空文。

在李清臣看来,现在可是有一个最大的问题。韩冈、章惇不能给一个让人满意的答案,一切都是笑话。

“不过苏平章为相已满十载,章相公还有韩相公你也离十年不远。还有两府诸卿,大多任职已过一任。相公和诸卿之能之忠,吾用了多年才看得分明。吾将国事相托,正是因为相信各位相公能够处置好军国大事。若是贸然换了新人,如何让吾放心?”

太后今天在殿上所说的话,是早就商量好的内容。

她现在无力控制朝堂,又不想换一个皇帝,更不愿看到天子亲政。韩冈提出来的方案,自然最合她的心意。但要保证执行,韩冈必须在位很长一段时间。

欲留宰辅,宰辅们自己不能出面说。不过想要讨好宰辅的议政又怎么会少?

李清臣比所有人都快上一步:“制度初行,宰相不可遽然离任。”

王居卿也出班道:“今日之议,自当从今日开始算起。”

议政们先后表态,皆是要挽留宰辅,太后顺水推舟,将此事敲定,“如此最好。如今吾将朝政托付,正是人心不安的时候,少不了三位相公和诸位卿家镇守朝堂。”

虽然是抢先一步做了好人,但听到太后的话落,李清臣嘴角还是微微抽了一下。

再来十年,那可就是二十年了。按照韩冈的说法,宰相们根基深厚,想要谋逆随时都可以了。

不过李清臣也在等待,既然太后能如此公然说出来,肯定会给出一个能说得过去的应对。

韩冈在朝堂上朗声宣言,昂首挺胸,说不出的身正气直,“陛下所忧,非是无理。如今朝堂局势的确需要臣等维持,臣不敢为全一己私名,而罔顾天下之义。但既然是臣建此议,五年后,自先避位让贤,不再参选,以示天下以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