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六)(第2/2页)

这是几位宰辅共同的意见。没了王安石,即使有文彦博、冯京、吕惠卿等一众致仕元老、前度宰臣在外,也掀不起风浪来。

王安石上京甚至可以说是政事堂主动引导的结果,韩冈也主动担负起说服王安石的重任。他现在也的确说服了王安石——尽管只是勉强说服。

放下心中重担,千百倍的疲倦便如潮水般涌来,头脑中针扎一般的疼痛也跟着一起泛起,忍不住几声叫痛。

“太后,太后!”

侍立在旁的亲信内侍忙抢上前来,低声急叫。

向太后休养多日才能够勉强上朝,虚弱的身体情况,谁也不能保证她能坚持到最后。

“没事,就快了。”

向太后低声说,身后的宫女也忙上来帮着按摩着头部。

按摩了几下,待疼痛稍减,向太后就立刻重新坐正身子,俯视拜礼已毕重新归班朝臣们。

依朝规,百官参拜之后还有一段仪式,但向太后觉得自己没空浪费那个时间了。

当苏颂正要引领百官继续朝仪,殿上突然传来太后身侧传旨官的声音:“诸位卿家,吾有一事相商。”

“来了。”

蒲宗孟精神一振,王安石没有大闹朝堂,这让他很是失望。

不过当太后要废皇帝的时候,他又会如何?!

皇帝已经被幽禁,宫中被太后牢牢控制,宰相、议政尽数奉太后为尊。

且皇帝在民间、在士林,可谓是声名狼藉,加之又是幼主,本无恩德于天下,今日太后决心废掉他,别说出面反对,就是为其叫屈的也不会有多少人。

很可能除了王安石之外,这座大殿上,就没有第二个人。

但以王安石的性格,可不会在乎自己身边的人多人少。

只是当蒲宗孟用眼角余光搜索到排在上首的王安石时,他的心里忽然又不那么笃定了。

万一王安石又跟刚才一样呢?

蒲宗孟知道,王安石年前大病了一场,今天早上看见王安石,也觉得比过去苍老憔悴了许多,或许这病愈之后,王安石的性格变了一个人也说不定。

蒲宗孟越想越觉得没有错,把希望寄托在王安石身上实在是大错特错,一切都要靠自己才对。

眼下不正是有个机会吗?!

望着空无一人的御座,听着苏颂说着“请陛下训示”,蒲宗孟发现,这可是天大的良机。

只要敢豁出去,蒲宗孟想,这就是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