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为日觅月议乾坤(八)(第2/2页)

至于为何不担心,原因就太简单了——小皇帝或许根本就没有日后。

韩冈怕是早就诊出天子的寿数不长,活不过他,也活不过太后!

张璪的双眼亮了起来,既然这样,那自己为何还不敢插上一脚?

“陛下,臣闻狄氏女容色为诸女之冠,又曾闻天子曾于后苑携千里镜登高。太妃殿下一心想要为天子纳狄氏女为后妃,究竟是太妃所欲,还是天子所欲?”

张璪的话直指天子,质问其品性。太妃若是不肯认,那事情就得是天子担下来了。

连枢密使都出来了,文武两班的首脑一齐发难,朱太妃只有低头认错,难道还能将责任推到他儿子身上?

殿上气氛如同绞紧的弓弦,绷得越来越紧。

群臣都等着朱太妃的道歉。

只是屏风后,传来了一阵号啕大哭声,哭声断续,口齿又不清,只听得“孤儿寡母……乱臣贼子……太后做主”云云。

几位宰辅顿时面面相觑,遇上女人夹缠不清,这下子还真难办了。

章惇皱眉,所以说牝鸡司晨就是麻烦,太后在旁边都不呵斥一声,就看太妃殿上失仪。

偏头冲韩冈使了个眼色,让他去处理。

韩冈抬头直视屏风,怒声呵斥:“先帝昔年病重,臣随侍在侧,权同听政之语,只闻予皇后,不闻予德妃。先帝内禅,臣同样随侍在侧,权同听政的诏命,亦只闻予太后,不闻予太妃。帘后何人,敢于在殿上放肆!”

韩冈这是有着几分把握,朱太妃最近太活跃了,几乎把皇帝的婚事大包大揽,而太后这位嫡母由于种种顾忌,反而插不上话。

而且内东门小殿,本来只有太后才能来,太妃今天跟过来,虽是有着商议天子婚事的名义,但也是侵犯了太后的权力,不信她心里会高兴。

呵斥声犹在殿中回荡,屏风后忽地就一声巨响,然后又是一阵慌乱,一个尖细的嗓门叫道,“太妃晕过去了!”

如果是太后被气晕过去了,那是真麻烦。但只是太妃而已,韩冈真还不在乎,“太妃当是为天子婚事操劳过度,须好生休养数月。”

睁着眼睛说了句瞎话,就听见屏风后,太后终于开了金口,“相公说得是。快将太妃搀扶下去,传太医来为太妃诊治。”

屏风后一阵乱,太妃被扶了出去,几个月之内,就别想再插手赵煦的婚事了。

好好的议政之地,给弄得鸡飞狗跳,向太后叹了一声,也不知该怨谁,心力交瘁地叹道,“今天就到这里吧,这情形也谈不了事了。”

韩冈却要留着她,“陛下,无关人等即去,还请陛下稍留片刻。”

向太后无力地问道,“相公还有什么事要说?”

“陛下乃是嫡母,天子的婚事本当由陛下做主。太后忙于政务,将之交予太妃,但太妃见识不及,臣恐所选非人,恳请太后细择之。”

向太后苦笑道:“就怕那孩儿心中有怨。再出了一个郭皇后,岂不是害了人家。”

章惇立刻高声赞道:“陛下心慈,实乃天下之福,万姓之福。然此处并无吕夷简。宫中亦无阎文应。纵使天子妄为,自有忠臣贤良阻止。”

撺掇仁宗废后,朝中是宰相吕夷简,宫中是御药院阎文应。御史台一众御史上表阻止,吕夷简直接拒收。之后郭皇后暴卒,据说也是因为阎文应担心其回宫,而设法将其给毒死。

“若只有卿等在,吾当然放心。但朝中重臣,并非与诸卿心意相通。”

韩冈道:“忠臣贤良,自会与吾等同心同德。但正如陛下所言,朝臣之中,不免奸佞之辈。若天子圣德,定不会受其蛊惑。唯恐天子心思不定,届时,必至祸乱。”停了一下,他接着说,“太妃方才所言,如果只是出自己意,有太后在宫中,当无害于天下。但天子若有此心,则大宋危矣,天下危矣。臣有一言,有犯圣颜,还请陛下见谅。”

“无妨,相公请说。”

韩冈图穷匕见:“太后日后撤帘,将如何约束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