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夜钟初闻已生潮(五)(第2/2页)

不过这王守义,韩冈可没听过他的庖厨手艺,倒是忠心耿耿,让王安石喜欢使唤他。

“哦,岳父、岳母可还安好?”

“爹娘都写了信,还有二兄的,也有一封信让他转呈。就放在官人的书房里。”

韩冈寻常与王安石并没有太多的鸿信往来,尽管通过邮局递送很是方便,可是王安石还是喜欢每隔几个月让人上京来转交。相对于王安石,韩冈的岳母吴氏倒是经常利用邮局与两个女儿通信。

如今的邮局,已经越来越频繁地介入人们的生活,尽管要说什么私密话,很多人还是不太相信朝廷的邮局,不相信官府能够保护他们的阴私。若是能够托亲朋好友来送信,大部分人还是愿意多费一番周折。可是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也只能信件,而且邮局的出现,也使得人们更加乐意与人通信,而不是像过去,使得家书有如万金之贵重。

但王安石完全不同。

“不知老相公要跟官人说什么事?”严素心好奇地问着周南。

周南低声道,“反正不会是诗文。”

每一期的《自然》,韩冈都会通过邮局寄给王安石,但王安石写了些得意的诗文却总是会忘了韩冈。

不知是不是韩冈改变了世界,有好几首韩冈印象中的杰作都没有出现,不过也有可能是王安石瞧不起韩冈诗词水平,尽管王安石最喜欢玩集句的游戏,将过去的诗词,东抽一句,西抽一句,拼凑起来合成一首诗,可他从来也没跟韩冈讨论过有关诗词的问题。

“不知会是什么?”韩冈也在想着。

……

这一个中秋节,向太后心中很烦。

将桂花酒换了,冰凉的绿豆香薷饮喝下去也不减心中的烦躁。

“官家到底是怎么回事?”向太后黑着脸,问着身前的垂手恭立的翰林医官。

钱乙恭声道:“太后放心,官家并无大碍。”

“上次钱乙你也说官家只要平日里小心饮食就够了,身体并无大碍。现在你看看,怎么还是这样?”

面对太后的怒意,钱乙脸色苍白,但他还是坚持,“太后,官家其实并无大碍。”

钱乙是小儿医的圣手,他的医术,在来到京城之后,不断与其他名医切磋,又在医学院中多方磨练,早已超越了过往所有儿科医生。

但向太后信任他,让他担任天子的贴身御医,最重要的,是他不像其他御医,给人看病时总是不肯给个明确的说法,而是直话直说。

为人父母,最恨的就是给儿女诊病的医师,绕着圈子述说病情,又因为小儿体质与成人的差异,不肯将药开实在了,总是用一些吃不好病,却也绝不会把人吃死的方子。

看着儿女从小病拖到大病,从大病拖到绝症,哪个父母不恨?钱乙说话虽直,但至少是毫不欺隐。或许有人反感他的做法,甚至暴怒,但他的做法,得到太后和韩冈的认同,同时也包括更多的病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