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二十三)(第2/2页)

而现在的情况,只有杨从先在其中占着重要、甚至主导的位置,所以王勋才能保住性命。弑君一事,日后如果拆穿了,就算沾点边,再有功劳,性命都保不住。暗杀高丽王,与串通逼宫的性质完全不同,日后真相曝出来,全家都要上刑场。而仅仅是逼王勋退位,则很容易推脱干净,不至于有大碍。

这是明摆着的事。之前韩冈在殿上的发言,也只能绕一绕向皇后,哪位宰辅不是心明眼亮,只是碍于韩冈,没有给拆穿。

章惇恨声道:“先再用他一阵,等有了合适的人选,就把他给换掉。”

“但高丽总理这个位置,得选派得力之人,否则整个东海都要乱了。”

在军事上能让人信任的文官并不多。地位不能低,又要有足够的军事和政治经验,能够担负起东海大局,同时还要甘愿去高丽,几条线一划,剩下的选择就寥寥无几。

“最合适的其实是黄裳。”

韩冈摇头:“安厚卿难道会比他差了吗?”

章惇手底下不会没有人,还在河东的章楶就是一个绝佳的人选,但蔡确怎么可能会同意章惇的人去主持东海。黄裳的情况好些,如果韩冈大力推荐他的话,蔡确的确有可能松口,但在黄裳拿到制举资格之前,韩冈并不愿意放他出京。

“安焘从未领军。而且翰林学士对高丽来说也太破格了。侍制以上的重臣,有几人愿意长留高丽?”

韩冈想了一下,摇摇头,“让蔡相公操心吧。”

听到韩冈提蔡确,章惇脸色更阴沉了几分,不过随即就是一声长叹,摇了摇头,“罢了,就让蔡持正去操心好了。”

高丽太上皇说着是好听,可高丽朝廷现在都还寄人篱下,土地、人口,还不如一个乡,除非有雄心壮志,想立功域外,否则谁愿意好端端的国内不待,跑去跟岛夷打交道。

韩冈、章惇落在后面,与前面的宰执渐渐离得远了,不过走下了廊道转向文德门的时候,却见前面韩绛、蔡确停住了脚。紧随在后的曾布、张璪几位,也都停了下来。

几名宰辅站在青石板上,同时抬头向东面的天空望过去,不知在看些什么。

韩冈与章惇相互看看,眼中都泛着疑色,随即快步赶上,一同下了台阶,走出长廊,然后向同一个方向望过去。

一道浓黑色的烟柱,越过了高耸的宫墙,直透云霄。

“又是哪里烧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