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二十)(第2/2页)

“既然天地自有其理,我等只需顺天应人,又何须求神拜佛。有他没他,不都一样?”

韩冈不信鬼神,纵然他无法解释自己为何会来到这里,但他相信,必然会有一个合理的原因,只是现阶段还没有总结和研究的条件,绝不会托付于无法探明的神秘。

科学,本就是承认自己的无知,然后不断追求对未知世界的认识,而不是心安理得的把世界万物的根本,安置在超自然的东西上,从此不再去根究。

章惇苦心举办的私宴,在不断的争论和调解之中勉强进行着,最后终于到了结束的时候。章惇心身俱疲,没有了挽留客人的力气。

韩冈、苏轼先后告辞,章惇靠在书房中躺椅上,只能苦笑。今天酒没喝多少,菜没吃多少,口水则费了许多。

“韩三舌辩过人,识见广博,暴得重名非是无因。不过,我可不会跟他喝第二次酒。”苏轼离开时这样对章惇说道。

苏轼喜欢谈天说地,而韩冈又以渊博著称,只要坐在一起,应该能够谈得来。

苏轼虽然疏狂,却不是看不懂人情的人,不会当着韩冈的面,议论诗赋。韩冈器量恢廓,些许冒犯也会一笑了之。谁知韩冈器量虽大,可就是太过较真了,把苏轼都带得只顾争辩,全然忘了喝酒。这一回,算是做了白工。

道不同,不相为谋。这句话说得真是好,韩冈和苏轼这辈子是不能合得来了。论事论人都差得太大,隔阂之深,如海一般了。

不过这一回自己算是尽了力,心中再无愧疚。日后两边再有什么龃龉,也不关他的事了。

章惇再一叹,免得麻烦……免得麻烦。

韩冈先一步从章家告辞,很快便回到了家中。

周南伺候着更衣,又端了茶上来,笑问道:“官人在章枢密家跟苏舍人说了什么?可有作诗词?”

韩冈摇摇头,放弃一般地长舒一口气,“道不同,难共语……幸好不会有第二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