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十八)(第2/2页)

韩冈还能说什么?直接去信让冯从义看着办,能不能让墨也成为陇右的特产,就随他去好了。

而制造油墨的想法,也决定过几日在京城里找家印书坊来想办法好了。熙河路离得太远,许多话一下没说清楚,误会就大了,还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澄清的。

喝了口热茶,韩冈坐正了身子。

新法印刷术事关千秋万代,分量之重比边关上的交锋都重要千百倍,可终究不是眼前的急务,现在需要考虑的终究还是眼前的这一战。

展开纸,提起笔,韩冈开始给李信写信。

这是这段时间来他写给李信的第二封信。对于这一战的必要性和意义,韩冈觉得需要向表兄分说明白。

宋人畏辽,就是因为从河北三关南下开封,是一马平川,只有黄河勉强算得上是天险。而辽国立国后,攻下开封一次,攻到开封府界又一次。对契丹铁骑的畏惧,那是百多年沉积下来的。

而西夏那边的威胁,就根本不放在京城军民的心上。在西夏兵锋最盛时,铁鹞子也从来没有杀到关中平原上,连延州、庆州等边境大城也没攻下来过。在三川口之败后,曾有人上书仁宗,要在潼关设防,但立刻就被驳了回去,都当成了笑话。

日后要想收复燕云,必须先扭转对辽人的畏惧之心。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战是好事。耶律乙辛猝不及防,仓促之下的军事行动还是比较好应对的。趁此机会便可逐步化解对契丹骑兵的畏惧。

自然,一切的前提是必须要赢。镇守广信遂城的李信,他在御辽之战中的地位将极其关键。

……

“这是韩资政的信?”

宋贤伸长了脖子,艳羡地看着李信手上的信纸。搜遍军中,有哪个武将会有一个稳做宰相的表弟?而且关系又那么好。

“可惜来得迟了。”李信一如既往的寡言,神色也是平平淡淡。将信折好收起,起身便走出厅门。

就在院中,此时正打横排着四颗人头,或龇牙,或瞠目,表情奇形怪状。

四枚首级皆是髡发,剃去顶心,四周留辫。

是契丹人。

“客人们已经来了啊……”李信轻声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