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二十一)(第2/2页)

那时的皇帝还年轻得很,登基才几年就开始主动攻向西夏了,但也是冒险得让人难以安心。从回忆中抽出思绪,向皇后继续听王中正说过去的故事。

“那是罗兀城下西贼由西夏国相梁乙埋领兵,兵力几近十万。幸而城中良将强军云集,又有知兵如韩学士的文官辅弼,所以能从数倍于己的西贼眼皮下顺利撤出,甚至连伤兵也一个不落的都带了出来,城中资材粮秣全都烧光,只留一空城与西贼。”

向皇后听得全神贯注,王中正可是当年那一战的当事人,说的虽然简略,但听着却有惊心动魄之感。

“那一夜,微臣与韩学士、张总管领后军而行,西贼衔尾追来,却被我殿后的数千官军设伏大破之,一战斩首千余级。战后论功,韩学士的功劳,便只在主帅张玉、高永能之下,微臣也忝居其后。”

“那是你的功劳。”向皇后道,“你一个内侍敢于殿后,没丢了官家的脸面,受赏是应该的。”

王中正闻言登时满心欢喜,通过这个态度,他已经把握住了向皇后的想法。

“一回到延州,从罗兀城回来的官军便立刻向咸阳赶去。这都是鄜延、环庆的两路精锐,能让天子安心的,也只有他们。”

王中正不着痕迹地跳过了他自己回延州后就称病的那一段,继续说平叛的事。

“仁宗以来,能兴兵据城的叛乱也就那么几次。贝州王则,保州韦贵,而后就是这庆州的吴逵。不过王则、韦贵,都是据城而守的守家之犬,叛后皆坐守城中,待死而已。唯有吴逵,破庆州后立刻南下,如狼似虎,锋锐难当。要不是在邠州有游师雄设伏阵斩劫吴逵出牢的首恶,打掉了叛军的锐气。准备过渭河的时候,又得当时的秦凤副总管,被任命为招捉使的燕达阻截于咸阳,长安恐其不保。”

向皇后点了点头。这是司马光的运气,多亏了燕达和游师雄。

燕达她是知道的,是她丈夫之前最看重的将领,年纪轻轻便担任了三衙管军,前些年尚在京任职的时候,轮班守卫宫掖,颇见过几面。

游师雄这个名字虽然向皇后很陌生,可就在一个多时辰前,她在殿上才刚刚听人提起过,也正是她想向王中正征询旧事的原因之一:“听说游师雄是韩学士的同门?”

“正是!不过他比韩冈投入横渠门下要早得多。游师雄,字景书,是治平二年的进士。在陕西文臣中,以知兵而著称。旧年邠州破贼,便是最好的例证。之后在缘边各路任职,也都有上佳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