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载迷(三)(第2/2页)

……

苏颂亲眼看着赵顼脸色骤转,心中不免暗叹,实在是接了个苦差事。但看到天子瞠目结舌的样,私心中又有几分快意。

石渠阁辩利义,白虎观议五经,两次开辟儒门大义的会议,虽是千古之盛世,也没有说天子亲自下场选边站的。皇帝应该执中道秉公心,怎么能拉偏架?

王安石初变法,曾经要赵顼法效三代,不要去学李世民。那么当安阳殷墟成千上万的甲骨出土,殷人祭祀用的鼎器一只只被掘出来,可以丢到一边去不加理会吗?

就是天子也逆转不了人心和大势。

这也是以实证之的用处所在。能拿出实物来说话,永远比单纯的书本更有说服力。从甲骨文到大小篆,到汉隶,再到如今的楷书,这一条演化的脉络下来,只要看了字形,就能确认。不是拿楷书来解字的《字说》可比。

……

韩冈抿茶润喉,让王珪、蔡确等人消化这个惊人的新闻。

金石之学,乃是如今儒林中的显学,儒者多有研究。就算赵顼想要不加理会,那么多的数量,也别想瞒住世人。

今人崇古,如今可算是太平盛世,在金石上下功夫的士人不胜枚举。几千几万片的商人占卜的甲骨,可比区区十座石墩上的几百来字石鼓文要强得太多,转眼就能兴起一门研究殷商文化的热潮来。

殷商距离尧舜禹上古三代圣王,可远比两千年后的宋要近得多,当然更近于三代之法。世人尚古崇古,那就比比哪个更老资格了。

韩冈对甲骨文也不甚明了,但其他儒者同样不明白,仅仅是争论甲骨文的字义,就够多家学派争上几十年了,至于《字说》,还有谁会在意?

这便是韩冈底牌所在,新学既然用君权来压人,那就一拍两散,掀了桌子,大家一起从头开始玩!

闹个几十年,到时候,能安然存活下来的,必然是气学。韩冈有这个自信。

他所缺少的,仅仅就是时间!